第一百五十章:班师回朝 (第2/2页)
br> 如今看来这一判决严厉的过分,但在以孝治天下的汉朝人看来却很正常,比如汉律还规定“不赡养老人者,要被处弃市之刑”。更为重要的是,鸠杖是皇帝赐予,持鸠杖者犹如皇帝使者,无辜殴打持鸠杖者,相当于打脸皇帝,被处于极刑不足为奇。 《周礼》《孟子》讲“使得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”,如今看来并非空头理想,至少在汉朝已经切实推行,尽管推行过程中或存在诸多问题,但亦的确让不少老者受益,甚至连远在甘肃武威都有懂得养老法的持鸠杖者。 感叹一番汉代对于老人的特殊礼待之后,陈锡凯还是跟着皇埔嵩等人进了城。 城内的街道依然熙熙攘攘,商贩和车马络绎不绝,人们都在讨论黄巾起义被镇压的消息,却没有一个人能有深厚的独到见解。 “算了,我想要的那种文士不太可能在这种人当中,还是早点入朝领赏吧”骑在角鼻龙身上的陈锡凯听着路人的讨论,收回了耳朵。 不多时,皇埔嵩等人来到了皇宫附近,一名小太监笑着把他们领了进去。 “诸位爱卿做的很好,虽然各地还有黄巾余孽流窜,但反贼之威胁已然大大降低,陈武听赏!”汉灵帝坐在宝座上,搂着两个宫女,看到陈锡凯等人走进来说到。 “臣在!”虽然陈锡凯不太看得起汉灵帝,可他还是单膝跪地,等待汉灵帝的赏赐。 “鉴于陈武刺史镇压黄巾有功,赐金银万贯,封爵位,赐封地益州!” “赐皇埔将军金银万贯,侍女十名,大宅一处!”
“赐卢植中郎将良田十亩,侍女二十名,金银万贯!” 一阵阵赏赐不断落下,得到赏赐的人都满心欢喜,即便没得到赏赐,那也是面带微笑。 赏赐结束后,陈锡凯百无聊赖的离开皇宫,对于他来说,这些赏赐的吸引力其实不怎么高。 真正有吸引力的,只有汉灵帝所说的那个封地益州。 这和益州刺史的区别可大不一样,益州刺史虽然也是封疆大吏,然而依旧受到皇权的管束。 而封地益州就意味着,皇权给了你合法割据一方的权利,只要你不和皇权对着干,那么随便你怎么在封地里面搞事情都无所谓。 有了这样的权利,陈锡凯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在益州推行自己的改革,然后以其为根基,在即将到来的大争之世横扫群雄,一统天下。 “黄巾起义结束,接下来恐怕就是外戚和宦官的最后争斗,该回到益州去整顿兵马了”走出宫殿,看着被云层遮蔽的夜空,陈锡凯喃喃自语。 庆祝成功镇压黄巾起义的盛宴持续了三天,不过在第二天的时候,陈锡凯就带着兵曹王泽返回了益州。 “恭喜大人获得益州封地,或许以后我就该称呼大人为益州王了”回去的路上,王泽十分佩服的说到。 “可别高兴得太早,虽然陛下把益州作为封地赐予了我,可是并没有说让我做益州的王” “所以如此称呼,显然是为时过早,好了,回到益州以后,就开始整顿兵马吧,乱世即将来了” 陈锡凯的一番话,让王泽有些惊讶,因为现在从表面上看,整个大汉还是好好的,虽然爆发了黄巾起义,可也成功镇压下去了。 尽管有千百个不明白,可他还是会坚定执行陈锡凯的命令,让益州整军备战起来。 然而在益州老百姓眼里,自从陈锡凯平定南蛮,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好像一个非常遥远的词汇。 而且出行方便了,底层百姓有了保障,每年饿死的人会少上很多,人人都有工作,闲暇时还能在乡野田间讨论讨论天下发生的大事。 一句话概括就是,益州老百姓从未感觉自己过得如此舒心。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跳出来,想要剥夺他们现在的生活,那么回应这人的,必定是拳打脚踢和大声咒骂。 返回益州后,陈锡凯又投入了高强度的工作之中,处理每天各地官吏汇报上来的事务、关注益州的经济发展、防务是否存在安全漏洞等等问题。 没办法,现在他身边的文士和武将还是太少了,以至于让陈锡凯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。 如果不是周帆提醒他,只怕他连自己的二十一岁生日都会忘记去庆祝。 绕是这样,陈锡凯也只是简单的庆祝了一下,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