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旧世界到星辰大海_第四十七章 天地之道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十七章 天地之道 (第2/3页)



    偏屋正有个记录档案卷宗的文书,刚润好笔。

    看到小官来了,抬起头望过来。

    “还是像以前一样,要是里面有哪个大家高门里骗来的钱,就给人送回去,讨个好。”

    “剩下的那些,你就在案卷上写,被那些地痞流氓混子全拿去吃了,喝了,潇洒了,找不回来了,你明白不明白?”

    “明白,明白。”

    小官没了先前恭敬卑从的模样,昂首阔步,走到桌前,

    给那文书点了下,就再旁边随意坐下。

    文书连忙点头,也没去问怎么区分的,

    地痞流氓花了的钱就是平民的,剩下的就是高门大户的。

    只是娴熟地,按了写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模板记录着。

    “爷,写好了,您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不错,就这样。这赏你的,拿去喝酒吧。”

    “谢谢爷,谢谢爷。”

    那小官抛了个碎银子给那文书,文书连忙应着道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今日新出的旬报。想陛下还未看,特意给陛下带来。”

    “今日不该是那旬报出的时候,怎么有新的一册?”

    皇宫中。

    乾坤殿内。

    皇帝接见了位近臣。

    看到近臣迈入乾坤殿,皇帝还穿着绣龙道袍,

    从原本还打坐的蒲团上,施施然起身,走到旁边桌边坐下,喝了口茶水后,

    抬手一指桌对面的凳子。

    这近臣到这殿里来,也穿着一身道袍。

    顺着皇帝指向,赶忙谢恩,然后恭恭敬敬地坐了下来,

    再抬起双手,将今日之旬报双手供奉着,奉到皇帝面前,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的话,正是因为陛下命朝廷出兵讨伐月亮国不臣,如此大事情,才让旬报多刊印一期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皇帝点了点头,伸手取过这册旬报,一边翻看,一边再问话,

    “旬报上说了这事儿,恐怕满城百姓都该知道了吧?”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满城百姓先是听闻月亮国之挑衅宣战过后,都倍感愤怒。

    后听闻陛下出兵之决定,各个叫好,齐声欢呼,一时间满城沸腾。都言陛下圣明,是远比古之明君还要圣贤的君王。”

    近臣连忙恭敬回道。

    皇帝点了点头,

    近臣又再说道,

    “针对这次的事儿,还有位当朝大家以民之名,写了封讨伐月亮国之檄文,也在这册旬报后面。”

    皇帝闻言,翻到后面,从上到下看了遍,然后说了声,

    “好!果然,民间亦有大才!”

    夸赞过后,皇帝再将这册旬报重新合上,然后微微摇了摇头,

    “这旬报哪里都好,记载些事情倒也不错。只是总偶些让人不喜的内容。”

    旬报在京城之内影响不小,皇帝也看。

    “这类书籍,不过为了标新立异,总有些奇怪之语。倒是陛下,有如海般胸怀,能容旬报之上不喜之言论,若传出,必然为一时美谈。”

    何为近臣,就是每每能急皇帝之所急,话每每说到皇帝心坎上,却又不僭越。

    “不过小事耳,自然不足挂齿。朕深居宫中,偶尔看看宫外之事,宫外之物也算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体恤民情,真是万民之福。”

    “拍得什么马屁。”

    皇帝瞥了他一眼,却没有说重话,显然还是受用。

    这近臣连忙告罪,然后小心望了望周边,

    看到边上不远,先前皇帝打坐那蒲团,顿时眼睛一亮,

    “……陛下这个蒲团,看着真是个好宝贝啊?”

    这话显然是挠到皇帝痒处,笑骂道,

    “你个眼尖的,我这才换,就被你看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却不是臣看到,是宝物在陛下身边自然生辉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哪有那样神奇。不过是一点金丝线,混着一些锦丝,里面填充了些雪棉花。他们说有冬暖夏凉之功效,

    在上面打坐能够静心,我倒是没能感觉到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道行深厚,自然不被外物所拘。些许宝物,不过米粒之辉,在陛下浩日般的修行面前,功效自然微不足道。”

    近臣张嘴便道。

    “你要喜欢,就送给你吧。”

    “谢陛下赏赐。”

    近臣立马跪下谢恩。

    “起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这次过来,就只是为了给我拿旬报,求个赏赐?”

    “只是看到旬报的时候,想着陛下可能还未看到,就只顾着来了。赏赐是意外之喜。”

    “有什么话,说吧。”

    又再坐在桌旁,皇帝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。

    这近臣有些小心而敬畏地抬起头,然后犹犹豫豫地说道,

    “陛下还记得,城中流民之事情吗?”

    皇帝顿住顿了下,脸上没了多少神色,却只是在吐了个字,

    “说。”

    “原本城中流民众多,不过还有城卫军与禁军镇压,生不出多少乱子。如今徐王殿下就要领兵出征,禁军带走不少。

    而城中流民实在繁多,臣担心,此后出些乱子。

    更听闻,再过些天,天就要开始下雪,到时候天寒地冻。

    流民又不思皇恩,不知廉耻纲常,臣唯恐……”

    近臣的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