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旧世界到星辰大海_第四十七章 天地之道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四十七章 天地之道 (第3/3页)

话未曾说话,就止住,只是埋头等着皇帝的话。

    皇帝许久未曾出声,眼里目光有些闪烁,

    最后再将茶杯里的茶水喝了,

    “你觉得应当如何?”

    脸上没有多少表情,有些漠然问了句。

    皇帝的模样,让近臣低着头,浑身都有些微微发颤,

    赶忙在说道,

    “应当如何,还是应由陛下圣裁,微臣却是不能做决定。

    只是臣听闻,阴阳之道,在于平衡。

    料想,天道如此,人道也应如此。

    此刻,禁军如阳,流民如阴。

    阳既然被消减,那是否阴也应该……不然阴阳失衡……”

    近臣如此说道。

    皇帝听完,许久未曾说话,

    “嗯……此乃天地之道。”

    这样应了句过后,皇帝就没再继续说什么。

    这近臣也没再继续提,再陪着皇帝说了些修行的事儿,道家神仙的传说趣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清晨。

    皇帝亲自濒临点将台,为徐王出征送行。

    徐王在点将台点兵过后,就领着一路先锋,跨马披甲从京城出征。

    至于出征大部队,则是将在之后随辎重粮草陆续开拔,

    等到行至临天州一处,再陆续汇合,整军并且再从临天州调拨一批粮草后,

    再径直前往南塞州边境,连同南塞州州军,边境边军,一同征讨月亮国。

    出征时,整个京城都格外热闹。

    领兵的徐王极尽荣耀。

    到了当晚,

    徐王领着先头部队已经行远,

    第二批禁军也终于开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然后,再过三天。

    出征之禁军,就仓促相继离京,

    携带粮草基本只够行至临天州。

    而就在第三天,最后一批开拔禁军离开京城过后,

    当天晚上。

    城中流民堆里,就开始流传一条瘆人而恐怖的消息。

    传言说,

    大量禁军离京,导致京城护卫能力不足,

    朝廷和皇帝疑心趁机流民生乱,欲要坑杀部分流民,以缓和城中流民众多的局势。

    而到了第二天清晨,

    这个传言更近了一步,

    说城外流民营中流民已经在最后一批开拔禁军离开时,全部被坑杀。

    马上就要轮到城中流民。

    而城中流民,事实上出了城,这个传言根本没办法验证真假。

    于是各处流民堆中,更加暗流涌动。

    到了第三天,一些凶悍的流民,已经开始挑动sao乱,

    从流民巷,流民堆里开始涌出。

    被城卫军以及大量禁军镇压。

    涌出流民巷的大量流民暂时退回原处,但这次却没有以血将一众流民震慑住。

    更有大量流民言称,有能够佐证城外流民营的确被坑杀的消息。

    同时传言,城内流民其实也已经在被一点点坑杀。

    然后,第四天,第五天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开拔禁军离开京城的第六个晚上。

    随同徐王前往征讨月亮国之禁军已经在临天州内整军汇合完成,到达临天州之边境,就要进入岳州。

    而岳州同梅州相邻,梅州又与海州相邻,海州再过去就是南塞州。

    夜里。

    早早吃过了晚饭,采购房一应人就回了房间,此刻已经熄灭了灯,

    但却无人睡着。

    这是季管事的要求,已经持续几日。

    要求一众采购房的人,入夜之后一段时间后就熄灭灯火。

    但这些天的采购房一众人哪容易睡着。

    此刻,

    季梁所在的这间屋里,

    虽然大家都没说话,但偶尔的翻身,还是证明所有人都还醒着。

    季梁靠在窗边,窗打开着一条缝隙,

    月光和有些寒意的风就透过缝隙照在季梁手上。

    今晚月亮很亮,即便没有其他光亮,也能凭月光照出人影。

    借着月光,季梁看了眼手里的纸条,有些沉默。

    这是宫外秘密线路送进来的信息,

    是他们的人调查确认过的。

    宫外此刻流民里那些突然冒出来的传言,

    有些是假的,比如城内流民被坑杀。

    那皇帝实际上还没开始杀城内流民。

    但有些却是真的,

    比如城外流民营的确所有流民都被杀了。

    皇帝下的令,部分禁军和亲兵执行。

    他们将部分流民赶入城外一处山谷,然后以夏朝的火药炸塌了一些山石,又滚了一些大石,桐油,最后放了把火。

    纸条上描述,

    当时情形,遍地焦尸,凄厉惨叫声遍布整个山谷,如鬼哭狼嚎,经久不衰。

    季梁的人,遵循着季梁的吩咐,

    在发现这件事儿后,竭力救了些人,让他们跑入了山林中。

    但对比死去的流民,实在是杯水车薪。

    这条纸条上记载的惨状,季梁已经看过不止一遍,

    但此刻再看,还是忍不住合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没有直观,但却历历在目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