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一十九章:朱标、朱雄英未来分歧,朱元璋做媒! (第2/4页)
声。 马秀英笑笑,询问:“老四没问,你让他对付倭寇,让他控制东番,却为何把他任命为建安县令吗?” “没问。”朱元璋摇头,笑骂:“混账聪明着呢,多半猜到了……” 马秀英瞥了眼朱元璋自鸣得意的模样,没好气瞪了眼,“老四真要走,你这点小把戏能留住他?” 重八任命老四为建安县令。 还会任命辉祖为福州府闽县县令。 临海口的闽安镇,军事权会交给老四,地方行政权归属辉祖。 让他们姐夫、小舅子配合。 军事方面,辉祖肯定不会给老四设置障碍。 重八搞这么麻烦,为什么呢? 为何不直接把老四任命到临海县府? 说白了,就是怕老四跑了! 若在海边,老四就可坐镇东番,然后遥控管理县府。 重八怕老四在东番久了,就不想回来。 以老四的责任心。 现在这种安排,老四至少会花费一半时间在建安,也没办法遥控管理建安。 “不可能!”朱元璋信誓旦旦道:“他是个有责任心的,他只要做一天建安县令,就不会不负责任,直接跑到东番,不管建安。” 中间隔着好几个县府。 他就无法坐镇东番,遥控管理。 …… 马秀英含笑瞪了眼,“幸亏你这回折腾他,是怕两孩子飞了……” 老四和妙云丫头,都是聪明孩子。 肯定能看出重八这片父辈心思。 只会感到温暖,而非失望。 若非重八这次折腾行为,本质目的是怕两孩子飞了。 她都不答应! 朱元璋得意笑笑,来到床边坐下,拍着膝盖…… 哎…… 突然叹了口气。 马秀英刚在梳妆台前坐下,闻声,好奇转身,“怎么了?” 朱元璋怔怔出神片刻,才转头,“咱今天,看到老四头上长犄角了……” 马秀英脸色变了又变。 一个皇子,头上长犄角。 她知道,重八在暗示什么…… 朱元璋见马秀英眼中流露忧虑,笑笑:“放心吧,咱不会因此对老四做什么,不光咱一个人有这种感觉,咱以为自己感觉错了,还询问了在场宫女太监……” …… 他只是有种强烈预感。 他希望老四成为大明靠山柱石,恐怕到头来,只是一厢情愿。 今天,自信豪迈说出‘儿臣敢’三字的老四。 标儿敢用吗? 这种自信,再加上老四的能力,完全有能力,去开创,开拓一个王朝。 历朝历代,继承者身上,不可能有这种气象。 …… “算了,不想了。”朱元璋话锋一转,笑笑,“咱两走之前,如果大明真的容不下老四,就放他们一家走吧。” 马秀英不由错愕看着朱元璋。 重八这两年,变化真的挺大。 懂得尊重老四了。 “你能这样想就好,我们做父母的,不能要求孩子们,只能按照我们指的路走……” 有些孩子,就是不喜欢父母安排的道路。 不在乎父母给的资源。 就好像老四。 只要老四的选择,是干正事。 没有伤害大明、伤害这个家,作为父母就应该支持。 “前三十年,父敬子,后三十年,子孝父,继续保持,好好努力,这么发展下去,未来,老四有可能,主动为你洗脚……” 哼! 朱元璋笑哼一声,“咱不在乎!” 马秀英笑着,透过镜子,观察朱元璋。 不在乎? 哼声中,还透着一丝得意? …… 翌日。 朱棣、徐妙云启程回村。 既然去处已经定下来。 他们也想早点出发。 回村要安顿的事情还挺多。 他要走了,村长的位置要让出来,主持选出新一任带头人。 还要和乡亲们沟通。 问一问乡亲们,愿不愿意让孩子们跟着他们走。 这一走,往少说,都得三四年。 身为一地县令,路途这么远,也不可能回来。 …… 两辆牛车缓慢行进在江宁至土桥村村道上。 距离村子越来越近。 廖妙贤看着前面一家四口,笑笑,扭头,“这回,殿下去福建,陛下准许带孩子们,原吉他们……” 夏时敏扭头看向廖妙贤,“你呢?孩子们离开你,你放心吗?你要放心,就让殿下带着原吉他们……” 殿下提前点状元。 他作为本届春闱第二名,顺位成了第一名。 殿试还得等一段时间。 但可以肯定。 即便殿试不能被点状元。 至少也是个探花、榜眼。 殿下已经和他们说了,殿试后,陛下准备让他先去翰林院干一阵子。 读书人高中状元、榜眼、探花先去翰林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