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章:北征!北征!北征! (第2/7页)
幸,你不是嫡长子,你的折腾劲儿,爹生怕你步了隋炀帝的后尘,越聪明、越有能力的人,就自认为无所不能,对待事务,缺乏应有的敬畏心,你们这种极其聪慧的人,往往对任何事情,都没有敬畏心……” …… 老头子还真想过让我接他的班? 朱棣微微惊愕张嘴。 不知,历史上,‘他’有没有这个荣幸。 可这事,足够令人惊骇了。 若是传到外面,必将引起天翻地覆的震动。 “当初,爹都做好了,你在福建搞失败,栽跟头的准备了,没想到,竟然让你游刃有余解决了,并且还做的这么好……” 朱元璋笑笑。 他还是低估了老四的能力。 “好了,不说这事了。”他说这番话,不是试探老四,就是想把对老四的认可,这些除了秀英,无法对外说的心思,说给老四。 老四是当事人。 有资格听。 也是除秀英之外,唯一一个有资格听这番话的人。 此事,标儿也不能知道。 当然,他敢对老四说这番话,也是充分信任老四,不会因为听了这番话,对皇权生出异念。 “说说,百姓议论雇工身股制这件事吧,爹想到了,百姓可能会有很大议论,爹就是要让百姓议论,进而改善大明风尚,但没想到,百姓的情绪这么激动,竟然产生了,关于储君之位的言论。” “有些太胆大包天了!” “父皇。”朱棣忙开口,“此事,若无有心人在背后刻意引导,儿臣以为,百姓之所以口不择言说出这般大逆不道言论,是情绪使然罢了,若因这种零星言论,严惩百姓,只会把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……” 严惩的目的,就是以儆效尤。 难道,到时候向所有人宣布,被严惩百姓,说过支持他做储君? 本来,绝大多数人,都没有这种想法。 朝廷严惩,等于广而告之。 变相宣传。 百姓是不敢再说了。 可心里会想。 而且,大动干戈,甚至会让百姓认为,这是大哥在背后推动。 更不利于大哥。 …… 朱元璋欣慰看着朱棣。 “儿臣以为,此事堵不如疏……” “怎么个疏法?”朱元璋笑问。 朱棣略微沉吟琢磨,说实话,事情发生的太突然。 刚才老头子还冷不丁提及,考虑过他当储君如何如何。 如何疏通民情。 他还真的没多想。 “首先,父皇向天下百姓,解释清楚,将福建模式保留下来,将福建列为特别行省,就是肯定福建现在取得的成就……” 朱棣越说,思绪越发明朗,唇角浮现笑容,“同时,也向百姓阐明,朝廷疆域很大,地域之间,民风、民情等实际情况差别很大,福建模式,不是不搞,而是还需要观察。” “父皇同时还可以对外宣布,若是有商贾自行想要搞雇工身股制,朝廷不会阻拦……” …… “总之,给百姓一个念想,同时,借这个机会,给雇工身股制一个突破口,父皇说这种模棱两可的话,那些反对者,不敢跳出来。” “可大哥若是说这种话,会让很多人疏远大哥,不利于大明的稳定……” 其实,大哥旗帜鲜明否定雇工身股制。 他能理解。 这是维护基本盘,必须要有的表态。 这也是一个储君该做的事情。 若换成他是大哥。 他也会做相同表态。 等他掌握真正说一不二权力时,那时,完全可以利用权力,对基本盘进行清洗调整。 朱元璋听懂了。 他模棱两可的表态,一面安抚住了百姓。 一面,还可以帮助标儿。 现在,由于标儿没有在此事上,做出妥协,那些反对雇工身股制的,反而会坚定不移支持标儿。 这对未来,皇权有序且稳定交接,十分有利。 “你啊!” 朱元璋略微感慨,笑着点了点朱棣。 他这个儿子,其实最适合做上位者。 这回,百姓都被他糊弄了! 你说他对百姓,没有怜悯心吗? 有! 要不然,也就不会有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这些为百姓谋福祉的施政理念。 可他的怜悯心、同情心始终界限十分清晰。 当百姓行为,损害大局的时候,他又会变得十分无情。 这就是上位者该有的品质。 朱棣知道朱元璋没有说出来的话,笑笑。 百姓有质朴一面。 但也有不理智、盲目、冲动一面。 这件事,堵肯定不行。 直接答应百姓诉求,肯定也不行。 北征在即。 未来需要全天下人,同心协力。 绝不能内耗,扯后腿。 另外,长远来看,整个大明推行雇工身股制,也不应cao之过急。 大明太大! 而且大明的坛坛罐罐,都是大明所有人的心血。 不像他在海外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