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_第三百九十一章:父子兄弟携手,日月山河永在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九十一章:父子兄弟携手,日月山河永在! (第6/7页)

朱元璋注意到朱棣点头,笑问:“老四,你有什么补充。”

    朱棣略微沉吟,“参与度深的,或者,所有犯事者,灭家吧!不牵连本族,但其家,抄几个、灭几个。”

    蒋瓛匍匐着,听到这话,唇角狠狠抽搐。

    论狠,还得是朱四郎!

    朱标微微皱眉:“老四,灭家是不是太狠了,那些五六岁,乃至襁褓中的婴儿,至少他们没错。”

    朱棣不为所动。

    “大哥,此番北征,赢则罢了,若是出现任何意外,都会动摇国本,最善战的将领,最精锐的将士,十数个皇子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这几天,我到处督查,没有感受到太浓烈的严肃认真氛围,很多人,怀着一种傲慢自大,认为此番北征,凭着大明的精兵强将,以及这些年,风调雨顺,准备充足的粮草,一定势如破竹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些年,许多人,反对乡土村社。

    恨他入骨。

    可这些年,随着乡土村社不断推进深入,以及大明总体风调雨顺。

    国库充盈。

    整个金陵上层,弥漫着一种奢靡懒散。

    朱紫巷,蓝玉是不挂八个灯笼了。

    可这回回来,他发现,挂八个灯笼的更多了。

    家家户户侧门的泔水桶,也比以前更‘丰富’了。

    上层权贵如此。

    他这些天和蓝玉、沐英等人视察云集金陵的各军。

    将领们的傲慢松懈氛围也十分浓烈。

    不知,蓝玉、沐英有没有发现。

    可至少,这种散漫懈怠氛围,跟随他去各军交流的谭渊、张武、周浪等人私下里,也和他说了好多次。

    “过于严肃紧张了,精神崩的太紧不好,可现在这种,精神散漫懈怠,也会让将士们迟钝,让配合北征的上上下下松懈,我们要是败了,那就不是几百颗脑袋,十几个家庭,而是几十万人,涉及几十万家庭,更关乎整个大明国本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,朝廷需要用血淋淋的人头,给所有人松懈的神经,压点东西,让他们的神经绷紧点。”

    他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。

    他的心也是rou做的。

    可做到他们这个位置。

    做事情,就要权衡利弊。

    几百无辜者。

    和几十万将士,几十万个家庭,整个大明国本。

    孰轻孰重?

    作为决策者,到底该怜悯哪一方?

    那些出身寒微,军中效力,为国家,为百姓流血护一方平安的将士,应该更值得怜悯吧?

    他们凭什么,要吃发霉变坏的米?

    他们凭什么,要为上层的懈怠散漫迟钝,用生命买单?

    “杀吧!”

    朱元璋平静的声音响起,可殿内却瞬间寒冷了几分,“蒋瓛,你来负责,按照朱棣说的去办!”

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案,以极快速度查清。

    五天后。

    三百五十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地后。

    朝堂百官、云集的各军,散漫傲慢风气,瞬间一扫而空。

    训练的喊杀声,开始在城外各处大营内,不绝于耳响起。

    朝堂效率也骤然提高。

    本来,准备二月中旬,准备妥当一切,正式出发。

    正月末。

    各项准备事宜,经过数遍核对,全部通过验收。

    二月二。

    龙抬头。

    朱元璋在紫金山祭天,誓师。

    二十万从南边各地抽调而来的精锐,云集紫金山山脚。

    无数龙旗,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
    祭坛上。

    朱元璋焚表祭告苍天后。

    起身,骤然转身。

    居高临下,俯视祭坛下方。

    他年长的儿子们,在标儿率领下,站在最前方。

    洪武十七年。

    十七个年头。

    他的儿子们,终于长成。

    此战,虽然还是老将辅佐,参战。

    可他的儿子们,也要走向疆场,崭露头角了。

    其他儿子他还担心,能不能胜任。

    不过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视线落在朱棣身上。

    不过,对老四,他很放心。

    “朱标!朱棣!上来!”

    群臣闻声,看向朱标、朱棣。

    朱棣略微慢半步,跟在朱标身后,走上祭坛。

    朱元璋冲刘伯温点点头。

    刘伯温手持圣旨走出,展开,威严洪亮声响起:“太子朱标、燕王朱棣接旨!”

    朱棣随朱标跪下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册封太子朱标为北征主帅,燕王朱棣为北征副帅……”

    朱标默默听着,心潮澎湃,激动微微握拳。

    这么多年。

    他终于也能圆,驰骋疆场的梦了。

    待刘伯温宣读声落下时,朱标手因激动,微微颤抖,高举,大声道:“儿臣领旨谢恩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朱棣跟着谢恩。

    朱标接过圣旨后。

    朱元璋命令道:“赐剑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