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三百九十一章:父子兄弟携手,日月山河永在! (第7/7页)
!” 另一侧,小太监端着两把宝剑,闻声,忙走到朱元璋身边。 朱元璋先把一柄精美宝剑交到朱标手中,鼓励道:“去和文武百官,以及将士们打个招呼。” 朱标笑着走到祭坛边缘,猛地高举手中宝剑。 “太子万胜!” “太子万胜万胜!” …… 山呼声,率先从祭坛下的文武百官群中想去。 紧接着,山脚下,云集的二十万大军在声音传来时,跟着齐声高呼。 谭渊、张武、周浪等人骑马伫立在山脚,陆军第一镇阵列前。 遥遥昂视着祭坛边缘,举着宝剑的朱标。 张武一边跟着举臂高呼,一边无奈小声道:“此番北征,所有的荣耀,都要加诸于太子爷身上,咱们王爷,就是陪太子‘读书’。” 可能,他们是王爷的人吧。 反正,就是觉得王爷最好。 陛下封王爷为北征副帅。 说白了,就是看重王爷的军事才能。 让王爷帮着太子爷,把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北征,打的漂漂亮亮! 让太子光芒万丈! 谭渊笑笑,“此番回来,本就是陪太子读书,等咱们回到四海之上,王爷再也不需要为任何人,收敛自己的光芒,不需要发光发热,却给别人做陪衬。” …… “太子万胜!万胜!” …… 山呼声,经久不息,一浪高过一浪。 朱元璋把另一把宝剑交给朱棣,拍着朱棣肩膀,低声道:“你们兄弟,第一次,如此规模浩大走向疆场,你大哥更是以太子身份,挂帅北征,你们中间,爹最放心的就是你,若说托付,也只能把你大哥他们,托付给你,帮爹带着他们,漂漂亮亮打个胜仗,你们都安安全全回来……” 刘伯温站在朱元璋附近,隐约听到了朱元璋的话。 不由微微惊讶。 看向朱棣。 朱棣含笑点头,“父皇,放心吧,只要儿臣没死,一定让大家全须全尾……” 朱棣尚未说完,朱元璋就气的瞪眼。 他不是让老四不顾自己性命。 他只是想让老四好好带带其他兄弟。 …… 山呼声渐渐落下。 朱元璋、朱棣结束谈话。 朱标转身,脸微微潮红,走到朱元璋、朱棣面前,“父皇、老四你们刚才说什么?” 朱棣摊手,“父慈子孝呗。” 刘伯温虚握拳,捂着嘴低头。 朱标含笑瞪了眼。 朱元璋唇角狠狠抽抽,瞪了眼朱棣,看向朱标,“标儿,进入草原后,多听听老四、你二叔、三叔他们的意见。” “父皇,儿臣明白。”朱标笑着答应。 朱元璋含笑点点头,抓起朱标、朱棣的手,放在一起,拍了拍,“你们长大了,这一战,父皇在金陵,等你们的捷报!” 话音落下瞬间。 朱元璋突然握着兄弟二人的手,高高举起。 父子三人的手,握在一起,高举着。 百官愣怔。 冲击很大。 一时间,又不明白,朱元璋此举的用意。 刘伯温率先跪倒: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百官回神,跟着跪倒。 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…… 声音传到山脚。 谭渊等人微微愣怔。 谭渊回神,翻身下马同时,催促,“快行礼!” 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“日月山河永在!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…… 随着各级将领带动。 二十万将士,单膝跪地,山呼声冲霄而起。 朱棣率先笑着看向朱标。 老头子的意思,他明白。 朱标笑着点头。 朱元璋把兄弟二人的反应看在眼里,笑着转身,快步走到发兵的令鼓前。 接过鼓槌,亲自击鼓。 咚咚咚…… 不知,标儿做了什么。 亦或是太子系做了什么。 老四这次回来,不断向标儿释放善意的行为,让他察觉出了端倪。 老四很显然,是想维护和他大哥的兄弟情谊。 他不担心老四。 可…… 今天,他就是要告诉标儿。 他和老四携手,这大明日月山河,才能高枕无忧。 希望标儿真的明白他的用意。 他想磨刀。 但不希望,标儿这把刀锋利了,对准老四! “出发!” “出发!” …… 鼓声中,山脚下的将领,起身,翻身上马,豪迈挥手,发出号令。 二十万大军,随即徐徐启动。 宛若一条巨龙,冲向北方!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