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零四章:朱允炆出访燕国的小心思! (第2/6页)
了摸朱允炆脸颊,抱着放到旁边凳子上,一边夹菜一边笑道:“咱们大明疆域幅员辽阔,人口众多,是天朝上国,海外你四叔那些蛮夷之地,如何能与你父亲将来要继承的大明江山相提并论。” 真是这样吗? 为何朱祈婳描绘中的东番、巴拉望岛特别有意思? 朱允炆边听边产生了怀疑。 ‘朱祈婳邀请小皇叔、皇姑在四叔建国时,去海外,到时候,我也要跟着去看看,朱祈婳有没有吹牛!’ “娘!” 朱允炆抬头,“皇祖父说,博览会开始后,要去看看,娘也带我去看看吧?” “好啊!”吕氏伸手摸了摸朱允炆脑袋,笑着答应。 她倒要看看,这群海商带回什么珍奇玩意儿。 …… 就当吕氏母子议论博览会时。 朝廷要联合海商,在秦淮河边,开办博览会的消息,也在金陵城传开。 “听说了吗,燕王的海军,带着数十艘海船再次抵达金陵,要在秦淮河边,开办博览会!” “什么时候?” “听说是两天后!” “据说是为燕王两次大捷贺,而且是免费的,所有试吃、试用的东西,都不用花钱,咱们普通百姓也能去,俺们东家都打算去看看!” …… 消息传开,顿时引发整个金陵热议。 刘伯温的效率也很高。 午后,就亲自带着应天府知府,和海商接洽。 随后,朝廷匠作监的木匠、泥瓦匠就低调出城。 坤宁宫。 午膳后。 朱元璋、马秀英坐在软塌上。 小祈婳坐在朱元璋身侧,耳闻大人们说话越来越‘飘飘忽忽’,漂亮大眼睛,眼皮开始打架。 小脑袋耷拉着。 小身子摇摇晃晃。 某刻,小身子倾斜,枕着朱元璋的腿呼呼大睡起来。 徐妙云和雄英、雍鸣坐在对面桌边凳子上,目睹这一切,无奈。 这丫头太没规矩了! 刚要起身。 朱元璋笑着压了压手制止,低头,含笑看着他这个疯疯癫癫的大孙女。 这算什么。 他这大孙女陪他午朝。 敢直接在龙庭午睡。 他就喜欢大孙女这份天真烂漫。 别人陪他站在龙庭上,那是骄傲得意同时,小心谨慎再谨慎。 唯独他这大孙女。 根本不在乎! 朱元璋放轻声音,含笑看了眼朱雄英,然后问道:“那个大眼睛采绿姑娘,也跟着春晓他们去游历天下了?” 徐妙云扭头看向朱雄英。 朱雄英努力装作一本正经,矜持抿唇,眼神余光带着些求助,看向徐妙云:四婶儿,拜托了! 徐妙云立刻意识到,朱雄英肯定和朱元璋说了采绿的事。 说实话。 若非疼爱雄英。 她作为采绿的师娘。 真不想采绿踏足皇宫。 一入宫门深似海。 这其中,太多的尔虞我诈了。 皇宫本就有太多明枪暗箭。 采绿作为她和四郎的弟子,必然有人仇视、抵触。 徐妙云收起对未来的担忧,含笑点头,“前段时间,收到消息,他们听说山东出现了大面积风寒,孩子们就决定先去山东看看,当初,东旭他们成婚时,江宁县令方孝孺曾亲自去恭贺,听闻孩子们有意游历天下,也代其父方克勤,邀请孩子们去济宁……” 对于方希直的善意。 他和四郎是支持的。 济宁,鲁国故都。 历史文化悠久。 是东夷文化、华夏文明、儒家文化、运河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。 至圣孔子、亚圣孟子、复圣颜回、史家左丘明家族皆诞生于此。 太白楼、太公庙、曲阜孔庙、宝相寺…… 若要了解华夏文化,体验风俗民情,济宁是孩子们旅程中,一定要有的一环。 “采绿很聪明,学习东西也很快,要说有什么缺点,那就是有些大大咧咧,别人对她的恶意,她转头就会忘记,不会放在心上……” 父皇、母后可能已经知道了。 但她作为采绿的师娘,必须把这些告诉父皇、母后。 可别到时候,采绿真做了太孙妃后。 又嫌弃采绿。 朱元璋、马秀英听着,相互对视一眼。 老四这些学生,他们一直就有关注。 当雄英告知他们,认定大眼姑娘采绿时。 他们也派人仔细调查了采绿。 这个姑娘也很优秀。 和苏春晓的优秀不一样。 老四这些学生,基本各有各的特点。 仿佛,老四和妙云丫头,就善于挖掘孩子们身上的优点。 就比如那个喜欢吃红烧狮子头的大眼姑娘。 妙云丫头说这丫头的缺点是大大咧咧,不会把难受的事情,记在心里。 其实这就是优点。 这大眼姑娘的胸怀格局大。 朱元璋收敛思绪,笑道:“咱当初去土桥村,见到这个大眼姑娘就喜欢的很,觉得很有眼缘,没想到,雄英也喜欢。” “祖父,我也喜欢采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