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_第四百零五章:徐妙云的舞台!朱标大捷捷报抵京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百零五章:徐妙云的舞台!朱标大捷捷报抵京! (第2/6页)

母后……”

    徐妙云的声音打断马秀英思绪。

    只见徐妙云将一个个精致小碗摆放在朱元璋、马秀英面前,“我依着父皇、母后以前的口味,给父皇母后调制了一种蘸料,另外两种蘸料,有一些皇宫内没有的香料和食材,我搭配了一些,父皇母后可以尝尝鲜。”

    她和大嫂小时候,都跟在母后身边好几年。

    知道父皇和母后的口味。

    朱元璋含笑点点头。

    招呼道:“给他们也配置吧。”

    随即,其他商贾在众人征询打听中,给每一桌每一个人配置蘸料。

    朱元璋点了点马秀英旁侧空着的位置,“坐下来,我们边试吃,伱边给我解释。”

    徐妙云谢恩后落座,指着火锅介绍道:“父皇、母后,四郎把这种吃法,称之为火锅,分为清汤和红汤,红汤主要是加了一种海外的野生植物的果实,我们称之为辣椒……”

    辣椒之物。

    不是他们发现的。

    是海商。

    在福建开始海贸后,四郎就嘱托海商出海后,收集各地的农作物、果蔬,无论是野生的,还是驯化种植的。

    军情司成立后。

    四郎还让毛骧,专门成立了一个农情科。

    暂时隶属军情司。

    从福建重金招揽一些,对百草十分有研究的郎中、以及喜好读杂书的老学究。

    军情司在海外各国布局。

    除了打探各种情报。

   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。

    就是收集各国各种植物。

    能结果实的植物,更是重中之重。

    这些植物,会通过海商这条情报线,被移栽回东番军情司总部,专供郎中以及那些喜欢杂学的老学究们去研究。

    四郎说,将来立国。

    各部成立后。

    农情科要单独设立在农政部下面。

    甚至还要给农情科建立一支科考船队,让他们跟着海军探险队,深入大海更深处去探索。

    若是发现陆地。

    陆地上有什么势力都不重要。

    首先要搞清楚,这块陆地上有什么植物、作物、动物……

    “这辣椒是一种野生植物,海商发现,一个生产能力十分落后的海岛部落,就食用这种野生辣椒,确认无毒无害后,我们就尝试,发现,这辣椒很开胃,缺盐少油的食物,若是配上辣椒,粗糙的饭食,也就不那么难以下咽了,海商这些年海航又发现,多吃腌辣椒,配合腌酸菜,可以很好防止毒血症……”

    毒血症很多人都知道。

    听闻这种红色小东西,竟然还有这种作用。

    众人纷纷或是夹着菜,或是夹着rou,学着徐妙云的样子,用公筷放入火锅内。

    孩子们迫不及待,在红汤内涮了rou片后,学着雄英、雍鸣、祈婳在蘸料中沾沾,就迫不及待塞入嘴里。

    顿时,又烫又辣,呼叫声连连。

    “好辣!”

    “太辣了,四嫂骗人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雄英、雍鸣、祈婳三个调皮蛋,偷偷对视一眼,暗暗偷笑。

    一群大人看着孩子们辣的直吐舌头。

    全都小心谨慎。

    小口小口品尝。

    经历了最初接触时的麻辣。

    很快,所有人都被辣椒以及香料搭配的蘸料征服了。

    尽管都吃过午膳了。

    可全都感觉越吃越想吃。

    麻辣鲜香充盈口中、喉咙,十分开胃。

    朱元璋正在大快朵颐时。

    马秀英放下筷子低语,“想吃可以再吃,你都这么大年纪了,不要暴饮暴食。”

    徐妙云和常氏相视一眼,低头暗笑。

    朱元璋注意到两个儿媳的小动作,瞪了眼马秀英,又恋恋不舍往锅里看了眼。

    最终放下筷子。

    这火锅,尤其是有辣椒的火锅吃的人很爽。

    可他岂能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。

    朱元璋接过太监递来的毛巾,擦了擦脸,询问:“现在给咱说说,老四研究这吃到底要做什么?”

    一个开创基业者!

    竟然不务正业去研究口腹之欲。

    要不是这个人是老四。

    妙云丫头又表示,老四这样做另有深意。

    恐怕,他恨不得现在就派锦衣卫去申饬老四!

    孩子们还在大快朵颐。

    可坐在附近,为首的大人们,闻声,全都放下筷子,好奇看向徐妙云。

    徐妙云放下毛巾,盯着桌案中间,汩汩作响的火锅,“父皇,我们以外来统治异域,想要把海外大小林立,各种习俗,乃至语言都不同的族群整合起来,势必要效仿始皇帝一扫六合后,施行书同文、车同轨……”

    朱老四好大的野心!

    许多人听到朱棣将来立国后,要搞书同文、车同轨,全都忍不住惊讶。

    朱元璋、刘伯温、李善长等人则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什么族群人种。

    只要文化统一。

    人种族群就能统一。

    纵观华夏历史,不就是如此吗?

    商朝时期。

    如今济宁的邦国势力。

    还被商朝人称之为东夷人。

    秦汉时期。

    福建、川蜀、云贵这些地方,各种族群多如牛毛。

    可当中原文化随着中原兵锋开疆拓土,传播到这些地方后,慢慢的,大家都是汉人了。

    现在残存的一些土司部落,相较于千年前,已经十分小了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