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一十九章:鹰击长空!未来可期!战略决战! (第3/6页)
理,你们两人,必须做到公平公正,谁明知故犯,就给我把人拉到城内,当着城内百姓的面,把头砍了!” …… 朱棣眼中寒芒一闪而逝。 他绝不容许一些臭老鼠屎,坏了大事。 且不说,那些长远考虑。 此刻,主力一路还身处危局中。 整个草原,主要的抵抗力量还在。 若是因为一些臭老鼠屎,加剧草原的反抗。 那才得不偿失。 所以,某些人,哪怕是自己人,该杀就得杀! “告诉兄弟们,此战,咱们获取的利益很大,班师回朝后,即便是民夫,我都会向陛下给他们请一份赏赐,所以,所有人都给我把爪子收起来。” “当然,我们也不是一味示好软弱,我走后,必然有些蒙古人闹事,对于闹事者,不要忙于收拾,耐心认真查清楚,抓住其切实把柄,对和林百姓讲清楚,然后按照战事军事管制条例杀了!” “总之,你们不要奢望,战争能打断任何一个族群的脊梁骨,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,真正能让别人心悦诚服的,一定是我们为将、为官者,不偏不倚,公平公正的态度!” 武力能压服人。 可单纯的武力,决不能使人心悦诚服。 想让别人心悦诚服。 说到底,只有一个办法,不偏不倚、公平公正的态度和胸怀。 若是大明军队,大明官员,都有这种态度。 其实在这个族群意识并不怎么鲜明,甚至没有完全觉醒的时代,开疆拓土,吞并同化,并不难! 大明境内的各种土司部落。 中原王朝同化了几千年。 速度之所以这么慢。 说到底,武力足够了,就是为将、为官者,总是太倨傲了。 但凡地方官员,能把治下的土司部落笼络好,且能频繁互动,经济往来。 大多是那些,愿意和土司部落以兄弟相称的官员。 这一点,他在主政建安,指导福建时,和福建的土司部落接触,对此深有体会。 当你愿意公平公正和对方交朋友时。 对方无论是土司还是下面的部落民,其实都很热情。 如此,才能把经济、文化推行进去,然后迅速同化。 他现在对老五和丘二哥说的,都是他在福建总结的一些经验。 …… 丘福郑重点头,“请王爷放心,我一定不打半分折扣,执行王爷命令!” “四哥,我也是!” 朱棣笑了,“好,我希望当我们班师回朝,离开这里时,这里的百姓,对我们大明有更新的认识,而非把我们当做劫掠者!” 此番,朝廷大概率是不可能直接把统治触角,建立到和林。 毕竟,北征开始前。 朝廷也并未拿出一个,完整对待草原的方案来。 大概率,会向以往历朝历代。 打掉草原的统治中枢。 如此草原失去共主,就会变得四分五裂,相互攻伐。 长时间,无法对中原形成威胁。 历朝历代其实都是这么干的。 汉朝如此。 唐朝也是如此。 不过,这回他设立在三峡口的堡垒,不准备撤退。 一旦回朝后,就让泰山向朝廷上折,把阴山以南,彻底纳入朝廷统治。 这片区域,农耕条件不差。 种高粱、玉米、豆子、黍子之类,都能生长。 这些年,北方再次丧失土地的百姓不少。 把这部分百姓迁徙北上,让他们和小部落去杂居融合。 形成一片,长城以北,阴山以南,广泛的蒙汉杂居区。 扶持这块区域的经济发展,最终形成一片宽阔示范区,影响阴山以北。 当然,这些得等打完这一仗。 朱棣收敛思绪,冲二人点点头,不做任何停留,快步走到小黑身边,从亲兵手中接过缰绳。 翻身上马。 抬手握拳。 “王爷令,出发!” 陆军第一镇的令兵收到朱棣的手势,策马在阵列前后左右奔冲呼喊。 “上车!” “上车!” …… 站在马车旁,静静等待的将士,在各级将领号令中,纷纷带着分配给自己的口粮,上马车。 纳哈出为首的蒙古贵族,也忙跟着上马。 朱棣猛地挥手。 朱能、谭渊以及诸皇子,纷纷率领自己麾下将士,启动。 万匹战马,八千辆马车组成的奔袭队伍,铺天盖地,碾压过绿茵茵的草地,冲向东边。 唳! 湛蓝天空盘旋的雄鹰,受到惊动,发出尖锐嘹亮啼鸣。 鹰击长空! …… “太壮观了!” 许久,直到滚滚尘浪消失在视线中,朱橚才发出一声惊叹,收回视线,扭头看向丘福,“丘指挥使,四哥给咱们留下的任务可不轻,接下来,你有什么吩咐,不要因为我的身份,有什么顾虑,但说无妨!” 民夫良莠不齐。 大明的军队其实也差不多。 战争胜利后,抢点东西,jianianyin掳掠太正常不过了。 别说在草原。 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