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九章:鹰击长空!未来可期!战略决战! (第4/6页)
是在中原,战争中,这种事情也很常见。 只要不是搞得天怒人怨,将领们一般也不管的。 毕竟,历朝历代的军队,都是这样啊! 所以说,四哥陆军第一镇能做到的,对于留下的这些人,可不容易。 四哥在时。 四哥一句话的事情。 保管全军上上下下,没人敢触四哥霉头。 因为四哥有这个威望! 四哥在时,别说军中了,就连城内的蒙古人都服服帖帖。 除了脱烈那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。 瞧瞧,满城这么多蒙古人,谁敢对四哥不敬! 说句大不敬的话。 即便父皇来了和林,受到的尊重,保管也比不上四哥! 所以,想完成四哥交代的任务,他和丘福,还得做很多工作。 丘福含笑点头,“我们马上回军中,从军中选一批本分的将士,去统领民夫,同时,把军中各级将领,全都召集起来,把王爷的话传达到位,然后,就是受点累,亲自到军中、民夫中,和所有人频繁座谈……” …… 第二天。 一天半急行军。 大军挺进了百里。 朱棣虽然着急。 可这支大军不光是陆军第一镇。 朝廷的步军,不适应这种强度的急行军。 哪怕是乘坐马车,也得适应。 所以,前期只能慢点。 入夜。 八千辆马车圈成一圈的简易大营内。 将士们围着一堆堆篝火,喝着煮沸的水,吃了随身携带的rou干后,就裹着军被,三三五五靠在一起开始休息。 脱烈和民丰、东旭坐在一辆马车车辕上,看着不远处,带着一群将领,低声议事的朱棣。 好奇打量。 某刻,忍不住询问:“朱……我姑父他平时就这样吗?他是皇子,还这么厉害,用得着这么cao劳吗?” 行军过程中,他亲眼目睹,朱四郎骑马跑前跑后。 别看骑马。 其实也很累。 一天下来,大腿根疼的都合不拢。 即便他们蒙古人,天生生活在马背上,也只是能忍受,并不意味着,身体没有疼痛。 民丰、东旭听脱烈称呼朱棣姑父,相视一眼,不由笑了。 东旭拍了拍脱烈的脑袋,“这是我们陆军第一镇的传统,想当将领,就得比普通将士吃更多的苦,等将来,你跟我们到了东番,去了军中就会真正体会到,师傅可不会因为你们的关系,优待你,所以,你可要做好准备。” “哼,我才不怕吃苦,我连野狗都当过!” 脱烈不服气哼了一声,转而又好奇问:“东番在哪里,有我们草原大吗?” “我姑父把东番治理的,有你们大明富饶吗?” …… “前面就是肯特汗山……”朱棣手指点着图上,肯特汗山位置,看着众人:“现在我们要决定,是沿着肯特汗山南边,胪河前往捕鱼儿海,还是绕过肯特汗山,从北面兜一个圈子,然后从呼伦湖,由北向南奔冲捕鱼儿海……” 众人全都一边倾听一边琢磨。 从胪河走,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捕鱼儿海。 可和林大捷后。 逃走了很多蒙古人。 必然会把和林失守的消息,传递给脱古思帖木儿。 脱古思帖木儿只要吸取纳哈出的教训,就一定会向西边派兵堵截他们。 绕过肯特汗山,从北面兜一个圈子,先去捕鱼儿海北面的呼伦湖。 即便脱古思帖木儿会往这个方向派斥候监视风吹草动。 大概率不会派重兵堵截。 脱古思帖木儿主力,主要兵力,肯定要用于对付太子主力。 能往胪河方向,这个他们最有可能走得方向,分派一部兵力就不错了。 不可能为了防备他们,在自身四周都派遣兵力。 但凡有点军事常识的人,都不可能这么干! 可他们若是走这条路。 至少要多增加三四天的路程! 这个决定不好下! 救援晚了,太子出事。 这个责任,谁都担待不起。 朱棣见众人全都不敢说话,点了点呼伦湖,“我倾向向北绕!” 其实,他也不想做这个决定。 若是因他这个决定,大哥出点事情。 他会很麻烦。 可身为将领。 就如丘二哥当初抵近和林,却没有立刻奔冲救援一样。 他身为军事将领,也要为战争考量。 “援救主力,我们不光要考虑速度,还要考虑战争的胜利问题,若是沿胪河走,一旦被北元牵制住,我们就面临着,北元源源不断派兵阻截,是可以减轻主力压力,但这种方式,最终是否能赢得此战?” 若是救援,让偏师和主力都陷入泥潭。 得不偿失。 且这一战,必须帮主力打赢。 走胪河方向,赢得几率太小。 无法发挥闪击的优势。 他不能再让兄弟们,因为政治因素,白白牺牲了。 “我赞同向北绕,先去呼伦湖!”徐达率先表态,他明白四郎的想法。 朱桂兄弟几人相互对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