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_第四百三十四章:扩军消息抵京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百三十四章:扩军消息抵京! (第5/6页)

境恶劣的村庄、土司部落吧,至少要把路修通,他们产出的货品可以更容易运出来,土司部落,也更容易和我们进行交流,促进彼此迅速融合……”

    他原本准备一锅端的。

    可这笔钱太多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福建百姓创造的财富。

    这笔钱父皇给了他,他想如何用,朝廷那些人,已经没有资格指手画脚了。

    他帮了福建百姓。

    福建百姓也成就了他。

    临走时,最后为他们做一件事吧。

    朱棣见沈仁和福建官员要感谢他,摆手制止,“这件事,你们不用宣扬,低调把事情做了就行。”

    众人看着朱棣。

    明白朱棣的想法和顾虑。

    眼中为朱棣遗憾的神色一闪而逝。

    他们福建官员,无论当初多么抵触这位王爷。

    无论这些年,是清廉,还是吃拿卡要。

    大家伙儿心里其实都挺佩服这位的。

    他们身处其中,亲眼见证了福建,一日比一日繁荣富裕!

    纵观中原数千年历史。

    只有这位王爷,缔造了这样的奇迹!

    可现在,这位王爷却被逼的离开大明。

    朱棣见众人情绪有些低落,笑道:“诸位,我们一起共事也三四年了,陛下南巡后,我就不会再踏足福建了,有些话,几年前刚来福建时,就想与诸位推心置腹,陛下南巡时,也不方便,趁着今天的机会就说说……”

    所有人全都精神一震。

    这位说的话,他们愿意听!

    “福建的一切变化,你们参与了、见证了,在推动福建变革时,我对诸位不信任,所以,很多事情做法是一刀切,或者以宏观引导的方式,避免诸位插手,从而利用权力上下其手……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咱们大明官员俸禄的确不高,那是因为,咱们大明整体底子还太单薄了,你们很多人都没见过我父皇,以为他是皇帝,一定极尽享受,我可以告诉诸位,我父皇,吃顿红烧狮子头,都香的不得了……”

    老头子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。

    不算是历史上最好的皇帝。

    但老头子绝不是一个,耗费民脂民膏,贪图享乐的人。

    这些年,他都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“未来,随着百姓富裕,朝廷国库充盈,朝廷肯定会逐步提高各级官员俸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你们有人出身各地士绅家族,本身就不缺钱,有人在我来之前,肯定也没少捞钱,我提及此事,并非想追究诸位……”

    若真杀贪官。

    全杀了肯定有冤枉的。

    但让大明的官员排队,间隔一人枪毙一个。

    肯定有漏网的。

    “你们是福建成果的见证者、亲历者,参与者,随着福建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建成,是不是感觉,上下其手的空间越来越小了?”

    百官讪笑。

    有人心虚低头。

    “在福建的建设中,你们是有功劳的,未来,你们会因功离开福建,去其他地方为官,我发自内心希望诸位收手,你们已经不缺钱了,而且,再不收手,迟早有一天会因此断送自己、家人、家族的前途命运,去了其他地方,把清廉和福建模式带出去,为自己曾今的错误行为,将功补过,现在改,还不晚。”

    话罢,朱棣丢下一群沉思百官,转身继续往县学里面走去。

    他这也是聊胜于无罢了。

    若是有一两个转变。

    对于百姓来说,都是福祉。

    就好像叶茂。

    叶茂若是不改变,就没有福建百姓,这些年的福祉。

    至于如何杜绝大明内部的贪腐问题。

    那是大哥和父皇的事情。

    若非对福建有感情。

    他都不会说这番话。

    百官驻足原地,怔怔出神思考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朱棣为了表明和大明的切割。

    此番回来,连闽县府衙都没去。

    在县学内用过午膳,就去了叶茂为他准备的临时书房短暂休息。

    午后。

    咚咚咚……

    叶茂敲响书房门,“王爷,外面已经准备好了……”

    吱呀!

    房门打开。

    朱棣走了出来,笑道:“那就走吧,去和这些学社读书人说说话,明天我就回去。”

    他此番来,对福建各地学社探讨提出的一些问题很感兴趣。

    比如,到底是什么限制了人口增加。

    他希望,大明人口能实现爆发式增长。

    如此,大明承载不了。

    他才能带着多余的人口,冲向深蓝!

    抢占那些无主之土!

    “王爷,沈将军有些话想与王爷单独谈谈。”

    朱棣回神,看了眼叶茂,含笑点头。

    朱棣来到县学,专门为集中讲学修建的广场时,广场已经坐满了读书人。

    密密麻麻,人头攒动,至少有上千人!

    “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
    朱棣现身瞬间,山呼千岁声响起。

    一个个身穿儒衫的读书人,以弟子之礼,向朱棣行礼。

    朱棣笑着压了压手,等一众读书人重新落坐后,朱棣随同叶茂走上讲学台。

    百官已经在讲学台两侧坐着等待了。

    朱棣落座后,含笑环视下面读书人,“你们这段时间探讨争论的内容,我已经知晓了,你们谁想问,都可以随意发言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!”

    一名读书人迫不及待起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