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三十四章:扩军消息抵京! (第6/6页)
身,“学生想知道,到底是粮食产量制约了人口增长,还是历朝历代不合理的税制,制约了人口增长,亦或是,两个因素都有,哪个因素更重要。” “王爷,学生想知道,朝廷能不能转变税收主体,百姓很苦,农业为主体的税法,对百姓太不公平了……” …… 一个个读书人起身,讲述各自的问题。 朱棣耐心倾听。 等众人讲完后,笑道:“其实,你们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,一个是人口增长和税法亦或是粮食产量的问题,一个是税法主体,到底以农业税为主体,还是商税为主体。” 叶茂站在朱棣身边,亲自把朱棣总结的两个问题写在一块立在木架子的黑板上。 百官也全都眼巴巴看着朱棣。 朱棣起身,指着第一个问题,“人口增长问题,我认为两个因素都有关系,不过,我认为,历朝历代施行的人丁税对人口增长制约更大……” 几千年王朝史中。 人口只在明清两代实现了跃进式突破。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,取消人丁税后。 大明人口,实现了高速增长,突破至九千万数量级。 清朝雍正,实行了比张居正更为彻底的一条鞭法,到清末,中原人口达到四万万之巨! 人丁税让百姓不敢生。 而这两个朝代,尤其是清朝雍正彻底的一条鞭法,取消人丁税后。 百姓敢多生。 多生后,百姓玩命垦荒。 耕地面积也在这两个朝代实现了数量级的跃迁。 “咱们福建的粮食产量翻倍,可人口增长却十分不明显,就证明,制约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,并不是粮食,各种以人丁为基础繁重的税法,才使百姓不敢生养太多孩子。” “王爷,那如何改变呢?”有读书人举手大声询问。 朱棣略作沉吟,琢磨后,还是决定说了,“取消人丁税,今后的税赋,以天下人,无论百姓还是士绅,占有的资产收税、比如店铺、田地……” 众人顿时哗然。 以资产收税! 也就意味着,士绅家的土地也要收税! “王爷燕藩治下,将来就要这样做吗?” “对!” 在他的设想中。 未来就没有所谓的农业为主体的税赋。 乡土村社都是小型经济体。 以资产制定税种,辅以商税,完全能满足燕藩政权财政支出。 …… 这一天,朱棣和福建学社读书人讨论了很多。 当天,隐藏在学社读书人中的锦衣卫密探,就把朱棣讨论的内容,快马加鞭送往金陵。 朱棣对此并不意外。 在福建短暂停留一日后。 便带着两百五十万两银子,启程回东番。 …… 十日后。 金陵。 “听说了吗,福建右布政使回来了。” “福建今年税赋总额,高达两百八十万两!所有行省中,排名第三!” “是不是过几年,就会超过咱们直隶?” “有可能,今年咱们直隶税赋是三百七十万两!” …… 福建税赋总额已经传开。 百姓震惊议论。 雇工身股制、乡土村社、朱棣,一时间又一次在金陵城内尘嚣喧上。 皇宫。 午朝即将开始。 百官在殿内等着朱元璋,小声议论。 “两百八十万两啊!全都给朱四郎了!” “明年若是福建再按照这个速度增长,就极有可能超过直隶!” “福建到底多么富裕?陛下南巡时,倒要看看!” “还是想想两百八十万两,朱四郎能干出什么大事吧!” …… “陛下驾到!” 唱喝声响起瞬间,百官息声。 朱元璋出现。 山呼万岁,简单君臣礼毕后,朱元璋含笑看向百官,“福建税赋总额的消息,你们都听说了吧,用不了几年,恐怕福建就会超过直隶,福建以前可是一个垫底行省……” 百官如同吃了苍蝇难受。 皇帝一句不提朱四郎。 可仿佛,句句都在提! “陛下,臣蒋瓛有急报求见陛下!” 就在朱元璋还在刺激百官之际,殿外,传来蒋瓛急促声。 群臣纷纷转头。 朱元璋停顿,“进!” 蒋瓛步履匆匆入内,行礼后,高举信报大声道:“陛下,东番传回消息,燕王治下,研制出一种一丈长,重两千市斤的巨型岸防炮……” …… “燕王已经启动大扩军,大规模扩军,陆军要扩充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,四个混成协……” 朱标听闻这个消息,都不由惊讶转身看向蒋瓛。 百官更是哗然。 “四个混成协,燕藩一个混成协六千多人吧?” “五个混成协,再加陆军第一镇,兵力将近五万了!” “燕王想干什么!” …… “肃静!”太监在朱元璋眼神示意下,发出的呵斥声,令百官瞬间息声。 朱元璋看着百官不安神色,暗暗冷哼一声,询问:“知不知道,老四扩军要做什么?” “陛下,锦衣卫汇报,燕王要在陛下南巡时,请朝中诸位大人,观摩燕藩灭吕宋……” 明天就开始南巡情节,这是最后一章过渡。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