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三十七章:东番是不是比福建更加震撼! (第3/6页)
br> 等他在福建逐步提出、完善雇工身股制后。 他的确想推动大明全面推动雇工身股制。 可这个时候,他的处境已经越来越艰难了,后来,大哥更是直接对外放话,朝廷不会全面推动雇工身股制时。 他就放弃了。 恰逢张三丰张真人云游福建。 彼此一次夜谈中,劝他不要急于推动大明雇工身股制。 留下大明,做一个对照。 只有对照,才能训导百姓。 才能教会百姓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。 “王爷,到时候,大明境内数以千计的城池内,百姓和精英之间的对立矛盾会十分尖锐!” “现在不好说,我们且拭目以待吧。”朱棣笑笑,策马离开。 只要广大的农村不乱。 大明就乱不了。 大哥不做,雄英也会全面推动雇工身股制。 等雄英做时,他予以帮助就是了。 无非就是死点人罢了。 可对于百姓的教导作用会十分显著! 沈至看着朱棣背影,怔怔出神。 “一群蠢货!” 某刻,沈至苦笑摇头。 这可不光是对百姓的训导。 也是对精英层的一次训导。 不过,大明境内的精英层彼时恐怕要倒霉。 掌握庞大财富。 致使百姓怨声载道。 朝廷恐怕会时不时揪出一两只肥猪,杀一杀,缓减民怨。 反而还不如燕王燕藩治下的精英层。 财富得到了道德和律法肯定、确认。 虽然聚敛的财富少了,可胜在这部分财富光明正大,干干净净。 是去勾栏听曲挥霍,还是养妻妾无数、亦或是豪宅千亩,都可以光明正大去做。 “未来很精彩!” 沈至描绘着未来的景象,唇角便不由露出笑容。 驾! 爽朗笑着,催马追赶朱棣。 …… 朱棣抢在圣驾之前,抵达沈府。 当天,沈家大房沈荣、二房沈茂就亲自负荆请罪,向朱棣解释。 朱棣也没有计较。 只是详细询问了迎接圣驾的一些具体事宜。 …… 两日后。 朱元璋圣驾抵达沈家所在周庄。 朱棣率领沈家一群人,在周庄外迎接圣驾。 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 山呼万岁中。 无数双目光,都看着,跪在最前面,朱棣一家五口。 朱元璋、马秀英迫不及待从御辇中下来。 “起来,起来……”朱元璋快步来到朱棣面前,弯腰,一把抓住朱棣胳膊,声音激动,略带带着些颤音。 朱棣起身,含笑低语打趣:“儿臣还以为,这次父皇要教训儿臣呢。” 哼! 朱元璋满脸思念,闻声,瞬间漆黑,气的哼了声。 马秀英扶起徐妙云母子三人,瞧着父子二人,没好气瞪了眼。 这对活宝父子。 重八不见老四思念。 见了,父子俩又是这幅德性! 朱棣见朱元璋很‘受伤’,笑道:“父皇,距离沈家庄园还有十里左右,是先去沈家庄园休整,还是顺路看看。整个周庄的村庄,在沈家帮助扶持下,都全面建成了乡土村社,精细化程度非常高,某些细节方面,土桥村都比不了……” 朱元璋瞥了眼朱棣身后,沈家众人,“爹不累,顺路先瞧瞧这里的乡土村社建设成果。” 南巡这一路,他也参观了一些,沿途建成的乡土村社。 说实话,差强人意吧。 只是一个粗浅的框架,还主要集中在耕作。 并未发展形成,金陵乡土村社繁荣的农村百业。 朱棣把沈家三个房头主事之人介绍给朱元璋。 朱元璋询问:“沈至是哪个?” 沈至微微愣怔,站出来,“草民沈至拜见陛下。” “你给咱讲解吧。”朱元璋直接点名沈至。 这一幕,让沈家大房、二房颇为失望。 令朝中文武百官,许多人心中不是滋味。 所有人都清楚。 皇帝青睐沈至,是因燕王! 沈至为首沈家人,陪朱元璋走在前面。 朱棣放慢脚步,和朱标、朱樉等人走在一起。 看着被朱标牵手带着的朱允炆。 朱棣眼中诧异之色一闪而逝,随即笑问:“大哥,雄英这次没来?” 朱标笑道:“我来了,朝中总得留人,雄英留下来监国。” 朱棣点点头,随即便和朱樉等人说话。 最后,又去和蓝玉等人打招呼。 蓝玉见了朱棣,便率先笑道:“燕王,现在恨你的人,可是越来越多了!” 朱棣不由笑了,“永昌侯,不遭人妒是庸才嘛。” 哈哈……<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