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四十三章:被大明视为异端!战起! (第2/5页)
天下人奠定了基础,而春秋战国频繁的战乱,导致当时的百姓,都已经极度厌恶无止尽的战争,每个人,心里都盼望无止尽的战争结束……” “卫鞅入秦,就是为了结束战争,向秦孝公提出一统天下,建立一个强权中枢的远大理想抱负,同时,其法家耕战体系,则是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抱负的具体办法,卫鞅只不过是看到了天下人厌战的民心罢了。” “其实,我们中原早已经承认了人民史观,否则,为何每一本书中,都把民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?读书人、朝中官员,人人都要喊一句,得民心者得天下,顺应民心!” 这难道不是承认了,劳动者创造历史吗? 而这恰恰是中原,能在过去数千年,成为天下明珠的原因。 “只可惜,受限于自身利益,咱们一边高喊民心,可一边只把民心当做我们为自身、或者小团体谋利的工具,帝王谈论民心,只想着以愚治民,绝大多数读书人谈论民心更扯淡,他们口中的民心,只是指代他们这些掌握知识、权力,的读书人。” 朱元璋盯着朱棣缓缓转动茶杯的手。 他知道,老四会给他冲击。 可没想到,冲击这么大。 简直就是颠覆性的! 若是认同老四所说,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人民史观。 等于否定了皇权天授! 否定了朱家大明皇权的正统性? “那你将来以什么理由建国?你对将士、百姓大谈特谈劳动者创造历史,还能使用皇权天授吗?” 朱棣忍不住向朱元璋竖大拇指。 不得不说,别看老头子泥腿子出身。 就这么快,想到这个问题。 活该老头子从那么多枭雄中脱颖而出,当皇帝。 “父皇,天上没有神仙,天心即民心!自古以来,皇权都是民授!” “大到一个国家,民心丧失,皇权轰然坍塌。” “小到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也是如此,领头人丧失民心,必然会坍塌。” 这恰恰是他所希望的。 如此,才能保证社会的活跃和流动性。 一个王朝,越固化,越危险。 朱元璋点点头。 看着朱棣。 老四之于大明,就是个革新者。 好在,老四首先让百姓在短期内获益了。 要是一些百姓看不透彻的长远利益。 恐怕百姓都得仇视老四。 就比如那个资产税,百姓就在官绅故意污名化中,对资产税持有怀疑态度。 也就是老四的威望高,百姓从乡土村社受益很多,才没有听风就是雨。 污名化资产税,也让大明内部许许多多人,真正清晰看到了老四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威望。 这也导致了,恨老四,怕老四的人,更加迫切。 甚至,标儿都生出警惕。 朱元璋收起繁复思绪,问:“你是不是要在治下,全面推动你的人民史观。” 朱棣转动杯子的动作停下,点点头,“孩儿就人民史观、精英史观、人民经济、精英经济正在酝酿理论,准备专门以此,写一些理论性的东西。” 一些事情、一些制度,没有理论的东西支撑。 就好像万丈高楼平地起,砖石水泥里面,却没有钢筋支撑一样。 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。 “这些理论,军中要学、官员要学,启蒙后,县学、府学、省学、中枢国子监的学生都要反复学,同时,儿臣还准备在恰当时候,集结一批真正承认民心即天心,承认人民史观的读书人,以人民史观的角度,重新编撰咱们中原历朝历代史书,教育燕藩治下的读书人。” 现在的史书,虽然提民心。 可本质就是精英史观。 要不然,干嘛浪费那么多篇章,给历朝历代的精英编写列传? 反观,在劳动者推动历史的大事件中,从来不提劳动者、民心在这些大事件中的功劳。 现在不搞。 首先是没钱! 其次,没有这方面的人才,让一群尊奉精英史观的人,重新以人民史观编史,就是胡闹。 最后,也是最主要的原因。 人民史观重编华夏史。 一定会在大明引发巨大风波。 被视为异端邪说。 他可以肯定,一旦他以人民史观重新编史,大明一定会彻底封禁燕藩的新潮思想。 中原读书人,敢看燕藩编的史书,都会被严厉惩处。 更别说,到时候,会如何对待燕藩了。 现在时机不合适。 他还需要来自大明的人口,以及和大明商贸中的利益。 而且,他也想促成大明彻底开海,以及,更多新东西流入中原。 ‘老四已经有和标儿大战一次的心理准备了。’ 朱元璋暗道。 他已经猜到,老四会在什么时候推出,人民史观新编的中原历朝历代史。 一定是借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之际。 这个时候,无论有没有人民史观的新编史,双方都要打一次。 他之所以对此并不紧张。 是因他相信老四。 绝不会窥伺属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