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五十二章:终于回来了! (第1/4页)
“大嫂,为什么你们害怕还是大明子民,大明也进行了乡土村社啊。” 乌云琪格忍不住,好奇询问。 这位说话的大嫂,很明显是从中原迁徙而来。 这才几年时间,怎么就这么担心再次成为大明子民。 据她了解,大明现在也不差啊。 兄长麾下,一群研究经济的读书人,在兄长的指导下,搞出什么通货膨胀之类的术语。 说什么,大明近一年发生的物价明显上涨,是由于钱多了造成的。 说实话,她还是第一次听说,钱多了不好。 这位大嫂看了看乌云琪格,又看了看朱棣,有些怯怯。 话从口中秃噜出来,她才意识到,王爷也是陛下的儿子,现在大明当家做主的还是把他们从元末战乱拯救出来的皇帝陛下。 她经历过元末战乱,当然挺感激朱皇帝平定天下。 可更感谢燕王殿下。 这样的日子,以前大伙儿从未想过。 朱棣见这位大嫂不敢说了,笑道:“大嫂,其实我也想听听,你们为什么害怕再变成大明子民,这就意味着,肯定咱们燕藩做好的事情,大明没有做好,你们的声音,更能让我们明白,今后咱们燕藩的执政,该坚持哪些,该改变什么。” 朱棣尽可能收敛这些年独掌一方,日盛一日,令人敬畏的威严。 这位大嫂受到了极大鼓舞,咬牙,说道:“王爷,俺们听说,朝廷虽然大面积推行乡土村社,可没有施行雇工身股制,朝廷走一步退半步,将来的乡土村社,会不会也后退回去?” “还有……” 一群妇女随之全都放开了,叽叽喳喳说着她们心中的担忧。 “朝廷也没有施行免费的村学。” “朝廷的官老爷,没咱们燕藩的和气,咱们燕藩的官老爷,从不会对咱们百姓吆五喝六,有些县太爷,甚至还亲自给我们村,村办工坊生产的东西,联络商人……” …… 新式的侧开门马车缓缓启动。 朱棣坐在车内,向冲着他们招手的百姓挥了挥手,许久后,才扭头,静静沉思。 哎! 许久,叹了口气,“伱说百姓没有长远目光吧,但他们看问题挺实在的,就因为听说朝廷没有推行雇工身股制,走一步退半步,就担心,将来连现在推行的乡土村社都会倒退回去。” 至于官员对百姓客气。 不敢像大明那样,对百姓颐指气使,他倒是一点儿都不奇怪。 明白官老爷为何对士绅客气。 就明白,为何现在对百姓客气。 完不成税赋征收,当官的是要挨上面责罚的。 关乎自己的官帽子。 可现在乡土村社的百姓,形成了一个个经济一体化的小集团。 已经不是原来的一盘散沙。 原来,一家人受到官权的欺负,即便是同村乃至同姓同族,其他人大多都会冷眼旁观。 可现在不会。 “之前,有人上书,向我谏言,把征税的任务,交给乡土村社这个领导集体,当时我有些意动,同时,也有些犹豫,一旦把征税权,赋予乡土村社的领导集体,就等于对一个个本来不在权力体制内的领导集体进行了变相赋权,民选出来的领导集体,就极可能因为得到这项权力,为所欲为。” 这次出来,到处走走看看,坐下来和百姓聊一聊后。 他就更不会这样做了。 “这些向我提出这种谏言的官员,分明已经感觉到,征税这个问题,随着百姓政治地位、经济地位、集体力量的增加,已经不是一件可以吆五喝六,颐指气使,甚至有利可图的事情,出力不讨好的事情,大家当然不想干了!” 不想干,他也要逼着他们干! “绝不能让来自民间群体,对官员形成的压力,消失掉,这种压力,能长期有效,很好的遏制官僚风气。” 当初他曾设想过。 当商业进一步发展,彻底取消农业税。 现在看来,可以不断减轻农业税赋。 但绝不能取消。 “农业税,如今看来,已经不单单为政权营运提供钱财支撑,更是遏制官僚风气的一把利器,一旦官员无法从与百姓这种互动中,感受到压力,他们的官僚风气,必然会迅速猖獗泛滥。” 徐妙云笑笑,询问:“那你设想中的百姓监督制度,准备什么时候执行?” 四郎设想中。 一个县,将来会有零零散散几百个村子。 这些村子,内部要从乡土村社领导层外,选出代表,参与县一级的监督。 比如监督各种公共建设,如农田水利、道路等维护,征召徭役,支出明细等等。 将来,还要对审判做出监督。 比如,如果县府审判被罚之人,认为自己有冤情,只要集齐临近周边,数个村,乡土村社集体支持,村民代表,就能要求上一级州府重新公开审理调查。 审理结果,最终还要向本县百姓进行公示。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,一旦数个村都认为审判不公。 这种情况就意味着,审判结果的确引起了很大民怨。 上一级州府进行公开审理。 即可以有效减少冤假错案。 同时,也能疏导民怨。 如果连本村周边数个村乡亲的支持也得不到,要么是审理判决是对的。 要么,就是点鸡毛蒜皮的小事,就连周围人都认为,没必要为了一口气,而钻牛角尖。 这类为了一口气,钻牛角尖的百姓不是没有。 而且还不少。 就如同这个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一样。 政权运营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。 永远都是在照顾,笼络绝大多数人。 朱棣摇头,“还不到时候,至少得二十年以后,新生代普遍扫盲后 越是精英层,越是肮脏。 这是必然的。 “百姓做点坏事,顶天了,就是偷人家几颗鸡蛋,掐几个麦穗,可精英层的肮脏龌龊,那才叫真正的恶,就拿我来说吧,为了给整个大明起到警示作用,告诫大明各地乡土村社,不能接受士绅入股参与,我可以明知福建好几个村发生了,百姓过的宛若牛羊牲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