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五十二章:终于回来了! (第2/4页)
畜,可我就能硬着心肠,放任自流,只为警钟敲响时,足够振聋发聩。” “我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多数人,但我明知,却放任自流的内幕被传出去,依着百姓的质朴,会怎么想?” “而很多时候,顶层权力斗争的肮脏龌龊,还没有我这种好的出发点,大多是为了自身,或者是某个小圈层的利益,做一些肮脏龌龊的交易和勾当,这些事情传出去,百姓的质朴价值观,如何认同我们这个政权?” 他不光是为了维护他这一系的政权考量。 也在思考。 即便百姓因为未来顶层权力斗争的肮脏龌龊,把他这一系的政权推翻了。 再拥立一个政权,还能比他现在构造的这一套好? 这世间,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。 无非是,矮子里拔高个罢了。 …… 临近中午。 朱棣一行人抵达马尼拉湾。 如今的马尼拉湾,经过数年发展,已经完全大变模样了。 吕宋三百万人口。 整个马尼拉湾,常住人口就有七十万,还有十几万流动人口。 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于海商船队,以及吕宋各地,来马尼拉湾做生意的商人。 马尼拉也不叫马尼拉了。 叫燕京。 天下第一的天然海湾,如今被称作燕京港。 整个都城,坐落于海湾两侧。 北侧,东北部,靠近密集的红树林地带是朱棣选定的王宫。 除此之外,北部还集中有体育竞技区、花园广场、中枢国子监、中枢各部办公官衙也设置在海湾北部。 整个北部,是一个集政治、文化、体育的中心。 海湾南边,红树林中间,有一条宽阔的水泥硬化永备道路,直接连接南部的陆军大营,以及海军军港。 除此之外、水泥厂、钢铁厂、制砖厂、手摇缝纫机厂、玻璃厂、以及正在新建的自行车厂、钟表厂…… 一系列工业厂房,全都在海湾南部。 之所以选择在海湾南部建设工厂。 主要是因为,根据对吕宋全年风向的统计,绝大多数情况,风是从北往南刮。 百姓住在北部,工作在南部的工厂。 起先。 工业规模小,百姓要么在工厂附近搭个棚子凑合,后来随着工业区规模越来越大,引发了一次重大火灾后。 朱棣就严令不准百姓在工业区附近,图方便搭棚子居住。 可如何从北部海湾,过海湾南部,又成了一个巨大问题。 为此,一座横亘海湾两侧,高十丈,完全不影响海船航行的大型铁桥出现。 “少爷,咱们是直接回王宫,还是去对岸的工业区看看,少爷离京时,杨老八就邀请少爷去他们正在建设的自行车厂看一看……” 坐在车厢外面前端,亲自给朱棣赶车的毛骧突然询问。 朱棣笑笑,“先去工业区看看,然后再回王宫吧,东旭搞出来的那个钟表,也有沈家为首几位商人,买走了专利技术,正在建厂,咱们一起去看看。” “好嘞!” “阿爹,我们先去看八爷爷他们了!” 雍鸣蹬车,祈婳坐在后面,经过他们马车时,笑着招手。 一群孩子,一溜烟就冲上横跨海湾南北部的大铁桥,嬉笑着,消失在视线中。 马车经过北部区南北向主干道,驶上铁桥。 朱棣笑看着孩子们消失在视线中,收回视线,透过车窗,看着外面的大铁桥。 四根直径两米,浇筑钢筋的水泥柱上,一座宽可并行四辆马车,横跨五百米的大铁桥横亘在海湾上。 “敢不敢和我打个赌?”朱棣笑看徐妙云,“不久后,三座自行车工厂开始批量生产后,每到工厂下班时间,会有无数工人,骑着自行车,通过这座大铁桥!” 徐妙云不由笑了,“我才不和你打赌,要么,我赌这样一幕会发生,你赌不会发生。” 现在一到一天劳作结束,工人们总骑着驴马回家。 可对于工人来说,养牛马实在不划算。 没有不吃不喝的自行车省事。 另一辆马车内。 娜仁托娅和已经六岁的金豆子,爬在车窗边,看着缓缓向后倒退的大桥。 娜仁托娅感慨道:“小姐,每当经过这座大铁桥,我都会被深深的震撼到,总觉我四叔实在是太厉害了,恐怕这是整个天下,有史以来,最伟大的工程了吧?” 当时,四叔为了修建这座大铁桥,短时间内,让钢铁厂建设了五百个小型炼钢炉。 每天能产钢一吨。 到后来,增加到一千个小型炼钢炉。 日均钢铁产量翻番,达到两吨。 整座大桥,用掉六百吨钢、一百吨生铁、二十吨熟铁! 她犹记得,当时给钢桥打铆钉时,一只只通红的小坩埚摆放在钢桥上,一颗颗铆钉在坩埚炉中预热变红后,打入钢桥钢建构预留的连接处。 数千人,抡着大铁锤,把烧红的铆钉紧紧敲击在链接出。 这样波澜壮阔的一幕幕,她至今难忘。 她和世显成婚时,大铁桥钢建好。 首先通过的,就是她的花轿。 建筑这座大铁桥,对后来的燕京工业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。 水力轧钢技术越来越强。 制作出了一整套,能够轧制多种样式、规格的轧钢生产线。 建造起一千座,一次性,能出钢一百到两百斤的小钢炉,现在最多只能做到两百斤。 这座被命名为世纪之桥的大铁桥建成后。 钢炉、轧钢生产线就面临着没有用武之处。 也就在这个时候,有百姓突然搞出畜力收割机。 其中很多关键部件,就用到钢。 紧接着,有匠人研究出,手摇缝纫机。 虽然这种手摇缝纫机,一个人使用很不方便,往往需要两个人协助,一个人手摇一个铸铁小轮子,一个人在上下跳动,串线的针下缝制衣服,或者是,已经风靡燕京的各种动物皮制成的鞋子、靴子。 虽然不方便。 但手摇缝纫机一经出现后,就成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