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五十四章:一定要把燕王请回去! (第2/5页)
。 可大家天天把天朝上国挂在嘴上,就是对此视而不见,装聋作哑! 而且,这些年,天朝上国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多了。 可笑! 可悲! 可叹! 其实,很多人,天天把天朝上国挂在嘴上,分明就是不自信了! …… 方孝孺沉浸在思绪中,在码头,热闹的人流中随波逐流穿梭往外走。 直到走出很远,拥挤的人流,才从四面八方瞬间散开。 叮叮叮! “让一让,让一让!” 一辆奇特马车,车夫坐在前面,拉着挂在车厢侧面的铃铛,从身边经过,将方孝孺的思绪打断。 方孝孺打量着,左侧几步距离,停下的马车。 玻璃他知道。 燕藩的商人,早已经把玻璃制品传回大明了。 不过,这是他第一次见,玻璃安装在马车上,并且,这马车好像用了很多铁! 轮毂都是铁做的,外面还包着黑漆漆的东西,也不知是什么。 车夫下车,礼貌笑着开门:“先生、夫人码头到了,车费总计五个铜板。” 一男一女先后下来。 男子穿着分体式新式衣服。 女子也是分体式衣服,一双靴子束着裤腿,几乎到了膝盖位置。 灰色的裤子,上衣灰色马甲里面,搭配一件大衣领白色衬衫。 非礼勿视! 方孝孺默念一句,视线转移到与他差不多年龄的男子身上。 女子将一个手提行李箱交到男子手中,低声叮嘱,“这次回去,动员爹娘来王爷治下吧,中原虽然是故土,可论方便,以及其他各方面,哪有咱们燕藩好,你马上就要结束村学教育工作,王爷要提拔你了,这头发为了能回大明,一直没有剪,这次带着爹娘回来后,就剪了吧,虽然王爷没下命令,燕藩官员都要剪发,但这已经是大趋势了,你们当官的还要给百姓起带头作用,且或许还会影响伱的仕途……” “好,其实我早想剪了,打理起来太不方便了,看着别人剪发后,天热,直接在凉水里随意洗一洗,我就羡慕,这不是爹娘还在中原,还得回去嘛,这回我肯定动员爹娘搬过来,要是泰山也能搬来就好了,你也不用牵肠挂肚……” 八百童生! 方孝孺听闻这对夫妇的对话,就知道,这男子,大概率是追随燕王出海的八百童生。 据悉,当初的八百童生,都被安排到村学搞教育去了。 如今看来,是要提拔了。 同时,也意味着,燕王麾下有更多有知识的人,去农村搞教育。 五六年时间,燕藩不可能培养出这么多人才。 大概率,很多是从中原跑来很多读书人吧。 大明的秀才或许不会离开大明。 毕竟,考中秀才,就等于一只脚迈入官场,已经拥有了政治优待。 到了燕藩可不承认大明的秀才功名。 更不会予以政治优待。 秀才很少愿意来燕藩,但很多科举能力比较平庸的童生、院士应该有不少,偷渡跑到燕王治下了。 “先生要坐车吗?” 身边传来的礼貌询问声,再次打断方孝孺思绪。 方孝孺摇了摇头。 他这是怎么了。 自从进入燕京湾后,总是控制不住出神,思绪万千。 看向说话之人。 车夫含笑道:“先生,小少爷,俺这马车很干净,而且是新买的,看二位是刚从咱们大明迁来的吧,二位贵人要是没有亲人来接,我带二人转转咱们燕京,咱们燕京有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,中央花园、动物园、大剧院,这会儿临近傍晚,快下工了,美食街很热闹的!” 方孝孺顺着车夫手指方向看去。 和旁边还在说话夫妇乘坐的马车一样。 那辆马车已经走了。 想来和这个车夫一样,专门从事载人服务的。 中原也有这样的车夫。 只是马车和燕藩的马车不一样罢了。 方孝孺笑道:“大叔如何判定,我们是从中原而来,为什么不能是东番呢?” “不可能!”车夫笑呵呵道:“二位贵人没有剪发,你们的衣服也不是咱们燕藩的新式服装,没剪发倒也罢了,咱们燕藩很多不在工厂做工的人,有人念旧,也没剪,可咱们燕藩,除了重大节日,其他时间,人人都穿这种新式衣服,因为方便,干活利索。” 方孝孺笑笑,和杨荣对视一眼,“先去转转?” 杨荣抿了抿唇,想了想,笑着点头。 二人坐上马车。 车夫坐在车厢前面的位置上,攥着马缰,扭头,拉开身后的玻璃小窗,热情道:“二位贵人,有什么事,就拉开这个小窗吩咐俺,如果嫌车内闷热,旁边的玻璃车窗上,那个小巧的铁把手,向后推拉,就能打开车窗。” 方孝孺顺着车夫手指方向,捏住小铁钩,轻轻一拉,车窗就开了。 眼中惊讶之色一闪而逝,好奇笑问:“大叔,玻璃如此脆,如何在这玻璃上钻空,安装推拉把手?” 单单在一块易碎玻璃上开孔,足可以看出,燕藩的技术了! “贵人真问对人了,俺买这辆马车前,就是在玻璃工厂当雇工,这个孔不是钻出来的,玻璃溶液从高炉内,流出来,流入玻璃模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