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六十二章:都想去燕京看看,坐在轮子上的燕藩? (第6/6页)
朱元璋说着,捏着朱棣的衣袖袖口,“咦,这种布料很奇特,比你们在土桥村弄出来的那种劳动布薄,但是好像比劳动布更笔挺。” “父皇,这是帆布,用棉花和麻混纺的……” …… 朱元璋就朱棣的穿着,都询问了好久。 令许多人暗暗心惊。 “走,带爹看看你带回来的好东西。”朱元璋抓住朱棣的手,就往新式马车走去。 朱棣为朱元璋介绍了马车。 详细介绍了车轴、玻璃、橡胶轮胎…… 介绍完马车后,带着朱元璋来到装着钟表的马车旁。 捏住蒙在马车上的帆布,笑道:“父皇,看看这个新奇玩意儿。” 话落,猛地掀开帆布。 然后众人就看到,六台一人高的钟表,竖立摆放在马车上。 咚!咚!咚! 此刻,刚好已经是午后一点整。 下方摆锤摇晃,发出清脆提醒声。 朱元璋凑近了,用放大镜看着。 百官虽然不敢凑得太近,也全都伸着脖子,好奇打量。 朱棣指着表盘介绍道:“父皇,这根粗且短的指针是时针,这根是分针、这根是秒针,秒针转一圈是一分钟,分针转一圈是六十分钟,也就是一个小时,一天二十四个小时,其实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十二个时辰,东旭在研究弹道时,要研究物体下降,当时咱们以前使用的日冕,无法为他的研究,提供更细小的计时,他花了好几年,才研究出钟表,他研究的那台,特别大,现在收藏在燕京科技博物馆中……” 朱元璋一边听,一边打开钟表的玻璃门,凑近了听着有节奏的滴答滴答响动。 高兴道:“好,这次咱去燕京,一定要去看看东旭小子做出的那台原始钟表。” 话中,注意到随行负责赶车的海军陆战队将士,卸下来,正在组装的蒸汽机,抬手指着,好奇问,“这是什么?” “皇祖父,这是蒸汽机!”被朱元璋拉着一只手,带在身边的祈婳,迫不及待道。 朱元璋微微愣怔。 朱标、朱樉以及百官也不由愣怔。 百官小声低语。 “什么是蒸汽机?” “方孝孺回来时没说这个蒸汽机吧?” …… 刘伯温看着海军陆战队将士组装起来的,带巨大轮子的铁家伙,低声询问:“希直,你在燕京,没见过这蒸汽机吧?” 方孝孺摇头,“没有,可能是我走后,研制出来的。” 朱元璋已经拉着朱棣和祈婳的手,往蒸汽机的方向走去。 朱元璋靠近后,松开攥着朱棣的手,抬手,用手指轻轻敲击气缸,低头,笑问:“大孙女,这蒸汽机是什么东西,能用来干什么?” 众人瞬间竖起耳朵。 朱允炆看着祈婳,又好奇又羡慕嫉妒。 祈婳微微抬头,看着朱棣,然后看向朱元璋,发愁道:“皇祖父,蒸汽机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用途,不过,东旭师兄他们,对这种能提供稳定动力的大家伙,设想了很多用途,安装在战船上,取代畜力,装上两个轮子后,取代咱们得马车……” 朱元璋不由惊讶。 扭头询问朱棣,“老四,这蒸汽机真有这么大用途?真能安上轮子跑起来,还能拖着耕犁耕地?往后,牛马就没用了?” “父皇,想实现这些,还有很多技术难点要去攻克,不过,根据蒸汽机能提供稳定持久动力的这一点,的确比牲畜有很大优势,也的确能往这些设想去发展。” 朱元璋微微颔首,视线再次转移到蒸汽机上,紧盯着,喃喃道:“能给爹演示一下,这蒸汽机工作的样子吗?” 朱棣扭头,对朱樉低语交代几句。 朱樉转身离开。 在众人好奇不解的等待中。 片刻后,朱樉带着几名小太监,挑着一筐筐煤炭返回。 陆战队将士以最快速度,给锅炉加水,点燃后,开始一边鼓风一边往锅炉里面添加煤炭。 蒸汽机现在还有一个很大缺点。 就是鼓风装置。 没有设计一套,利用蒸汽动力鼓风的装置。 不过,研究所那边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了。 嗒……嗒…… 片刻后,当锅炉散发的热浪越来越大时,连杆开始缓慢带动轮子转动。 嗒嗒嗒…… 很快,连杆往复就变成残影。 轮子开始飞速转动起来。 朱元璋瞪大眼睛盯着,飞速旋转的轮子,激动,紧紧握住朱棣的手,“父皇现在相信,你们那些设想将来能实现,老四!等雄英成婚后,爹还要去你的燕京看看,看看,昔日那片荒芜的海湾和海湾两岸的土地,如今变成如何壮丽的景象!” 百官中,许多人脸色极为难看。 皇帝一副迫不及待想要再去燕京的表现,让人难受。 那飞速旋转的轮子,更加让人难受。 仿若,燕藩就坐在这个轮子上! 未来,坐在这个轮子上的燕藩,似乎要把大明远远的甩开! 不! 不可能!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