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_第四百六十五章:献土献民,坐在火药桶上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百六十五章:献土献民,坐在火药桶上! (第2/5页)

    可这种正统,已经数百年,近千年没有发展了。

    他虽然是个倭国人,但也是个熟读中原各种书籍的儒生。

    同时,他也在东番待过很长时间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任何文化、文明都要发展,不能抱着一个正统,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。

    中原文化似乎就是这种情况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燕藩的文化,则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,开创性很大!

    他们虽然在倭国,可一直通过燕藩予以的支持,以及商贸往来,关注燕藩的发展。

    他们想要向燕藩献土献民,也绝不单纯因为燕藩的经济发展好,百姓过的好。

    身为读书人,他们十分清楚,如果单纯只是施政原因,让经济向好,百姓富裕。

    这种向好不可能持续太久。

    一个政权,一个群体,想要持续领先,保持优势。

    一定有一种文化、文明在支撑其发展。

    而这恰恰是中原过去数千年,被誉为明珠,吸引无数周边邦国前来学习,万邦来朝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不可否认,现在的大明,相比他们倭国,以及周边所有邦国,依旧是他们羡慕的对象。

    但现在的大明。

    相比燕藩,在文化、文明的进步性,开创性明显已经落后了。

    燕藩坚持传统文化内涵核心的同时,不被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所束缚,积极寻找,核心文化符合其发展的表现方法、方式。

    那种包容、自信、开创……

    明显已经有了一点,文化、文明大爆发的迹象!

    他预感,只要燕王继续统治燕藩数十年,不,十数年恐怕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到时候,必然会迎来一场真正的文化、文明大爆发!

    而他被毛骧送来大明前,前往燕京看到的一切,也恰恰证实了,他们这些人,在倭国时讨论得出的结论,是正确的!

    燕藩的技术发展,建设成就,突然给人的冲击很大。

    但他在燕藩,看到那些百姓,以及人与人的交流方式,给他的冲击更大。

    那是一种,在华夏文化、文明雄厚基础上,包容自信,开创发展的,更先进的文化、文明。

    而这种文明一旦成型,可以支持燕藩走的更远更长!

    不过,他也不能当着大明礼部官员,直接说大明的文化、文明已经落后燕藩。

    毕竟,大明是燕王的母国。

    大明皇帝,是燕王的父亲。

    大明的太子,是燕王的兄长。

    “两位大人……”小早川仲业急思转念,委婉道:“小国不敢高攀大明,且我们很早就与燕王相熟,曾经是燕王的俘虏,我们更想向燕王献土献民。”

    黄子澄、齐泰的神情微微有些冷淡。

    黄子澄语气略微有些冰冷道:“我大明不怕你们高攀,正是因为你们与燕王交好,我们大明才愿意接受你们献土献民!”

    小早川仲业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委婉拒绝了。

    嘴唇动动。

    虽然急切,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。

    黄子澄、齐泰看着低眉臊眼,一副卑微,却就是不表态的小早川仲业,脸更加难看。

    哼!

    某刻,黄子澄终于耗尽耐心,微哼一声,甩袖道:“献土献民不是小事,贵使可以在我大明会同馆内好好想想,一定要想清楚,不要做让自己,让自己国家百姓后悔终生的事情!”

    话罢,甩袖离开。

    齐泰忙追出去。

    走出安排小早川仲业下榻的别院后。

    黄子澄终于忍不住,“你说,这些倭寇是不是脑子坏掉了!此事,我们必须制止,也必须想办法,让这个倭国蠢货,认识到,他们的选择多么愚蠢,拉他们一把,把他们拉回正途,否则,影响太恶劣了,比宋濂请求去燕藩看看的影响更加恶劣……”

    齐泰一直等黄子澄炮语连珠的牢sao发完后,才提议,“咱们先向会同馆官员问一问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吧。”

    礼部派人找他们,然后他们就直奔会同馆来。

    目前为止,连这伙倭寇使节团为何来大明都没有搞清楚。

    黄子澄黑着脸点点头。

    随后,二人传唤来负责会同馆的礼部官员,询问事情原有。

    “两位侍郎大人,这伙倭寇使节团是前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带来的,他们在金陵码头上岸,因为毛骧这个人太敏感,就被锦衣卫发现,锦衣卫将消息汇报给咱们礼部……”

    黄子澄、齐泰相互对视一眼。

    终于明白缘由了。

    锦衣卫倒也没有这么神通广大。

    至于锦衣卫第一时间发现毛骧登岸。

    其实也很好解释。

    秦淮河码头附近的迁民办事处成立以后,锦衣卫就派遣了大量明的暗的锦衣卫力士盯梢监察。

    这是当初太子和朱四郎签订那份契约就约定好的。

    燕藩迁民办事处的官员,不准在大明宣扬燕藩的妖风邪气!

    必须遵守大明的礼制规矩!

    不光有锦衣卫盯着。

    就连迁民办事处,朝廷一方的负责人,都是礼部派出去的吏员,除了负责协助审核迁民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