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四百八十八章:胡惟庸你被捕了 (第4/4页)
方,适应了环境的人,外来者,实在不适应。 生存都艰难。 而青蒿能治疗疟疾,早记载在医书中。 可历朝历代,都有向云贵移民实边的政策,但都没有这样做过。 “王爷。”刘伯温好奇询问:“不知,王爷在安顿迁民中,预防疟疾、瘟疫还做了什么准备?” 朱棣不由暗暗佩服。 刘青田不愧是明初的贤臣。 笑着介绍道:“有很多,首先,选定的迁民安居点,要放火烧荒,火会把很多脏东西烧死,在过火后,把那些存死水的水洼填埋,这种死水洼,最容易滋生蚊虫、瘴气,必须填埋,在填埋的时候,最好撒一些烧制出来的熟石灰,完成安居点周围环境清理后,就是教百姓日常预防,比如这种青蒿泡制的酒……” …… 朱棣详细介绍了很多。 直到午后两点多。 才起身告辞,“父皇,孩儿今天要和各部讨论,议定建国的一些事情,妙云要陪着大嫂、二嫂他们去马场,父皇您……” “你忙你的,咱等四五点,凉爽一点时,去你燕京街面上转转。” “那孩儿让祈婳和金豆子陪您吧?” “行,别啰嗦,忙你的事情去!” 朱棣被朱元璋赶走。 众人看着朱棣‘落荒而逃’,刘伯温几人,余光看着唇角含笑的朱元璋,暗暗感慨。 宋濂试探询问:“王妃,燕王准备用什么国号?是燕国吗?” 朱元璋顿时不高兴,扭头,“你这个老东西,怎么这么多事!” 宋濂满脸尴尬。 其实,内心中,他希望燕王使用燕国这个国号。 再不济。 也可以使用历史上,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号。 倒不是,他想让大明压燕藩一头。 只是希望,燕藩和中原多一些牵绊。 徐妙云莞尔,微微摇头:“宋先生,我也不知,四郎钟意什么国号。” 此事,她也没问过四郎。 反正,四郎做什么,他都支持。 …… 于此同时。 礼宾馆的午宴结束。 胡惟庸等人和叶茂等人,在礼宾馆宴会厅告别后。 胡惟庸就与吕本来到街面上。 沿着街面栽种在道路两旁,一排排绿化带的树荫下,胡惟庸推着吕本的轮椅漫步。 此时,街面的人流少很多。 胡惟庸、吕本打量着经过的建筑、人们的穿着、精神面貌。 默不作声,脸色渐渐难堪。 “胡相!吕大人!” 就在此时,有呼喊声从身后传来。 胡惟庸顿足,二人循着声音转头看去。 后面马车道上。 一辆双马牵引的新式马车停下,一名身穿新式衣服,却留着长发的中年男人,脸上堆满笑容跑来。 跑进后,谄笑作揖:“拜见胡相、吕大人。” 胡惟庸认识此人。 金陵的一位海商。 和他的胡氏商号有些生意往来。 胡惟庸笑道:“周东家,你这身穿着?” 周东家知道胡惟庸、吕本是典型的保守派。 自然不会说,这种衣服方便好看之类的话。 故作苦笑道:“胡相,小人这也是为了做生意,为了更好和燕藩的商人打交道,才不得不如此,如若不然,谁穿这等数祖忘典的衣服!” 吕本唇角泛起笑意。 胡惟庸笑笑。 吕本相信,他不信。 商人那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。 他不就如此吗? 搞雇工身股制,可他耐心中,却最厌恶这套东西。 周东家忙转移话题,试探询问:“胡相、吕大人你们这是要去哪儿?” “随便转转,看看这燕藩有什么好玩儿之处。”胡惟庸笑道:“听说,这燕藩没有烟花柳巷,我记得,周东家最喜欢去青楼谈生意,这燕藩没有这等场所,周东家是不是在燕藩金屋藏娇呢?” 上次陪太子爷,‘跟踪’入金陵城的燕藩丘八时。 他就对燕藩没有烟花柳巷产生了好奇。 周东家笑着摆手:“胡相,小人不是燕藩子民,是没资格在燕藩成家的,燕京这地方的确没烟花柳巷,不过好玩儿的地方可不少,比如赛马场,运动馆看比赛,大剧院看舞台剧、动物园看各种稀奇动物……” “小人闲来无事,就是要去大剧院,这几天,正在上演水浒,胡相,吕大人要不要一起……” “请出示临时居住证。”周东家话未说完,四名身穿类似海军白色军装的警察,骑马来到胡惟庸三人面前,坐在马背上,举手敬礼后,要求出示临时居住证。 胡惟庸、吕本脸色瞬间难堪。 临时暂居证,他们瞧着碍眼,给扔了!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