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_第四百九十五章:朱棣、朱标时代序幕开启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百九十五章:朱棣、朱标时代序幕开启! (第1/5页)

    全民欢呼。

    盛大的开国仪式,以燕京湾傍晚来临。

    华灯明亮。

    漫天绚烂烟火中,落下帷幕。

    持续一个小时,笼罩整个燕京湾的盛大烟花盛宴结束后。

    百姓依旧不肯回家。

    儿子扶着年迈的父母,妻子带着牙牙学语,亦或是调皮捣蛋的孩子,在公园的灯光下,在街边绿荫下,在小吃摊边……

    一边惬意享受着夜晚来临,变得极为清爽的气温。

    一边笑着,热闹议论朱棣加冕仪式。

    一艘艘商船,为参加这次盛典,已经耽搁很久。

    在夜间来临时。

    加冕仪式结束后。

    纷纷从海湾码头启程。

    一艘装满了自行车、橡胶轮胎、手摇缝纫机……

    等各式燕藩工业品的商船,跻身在密密麻麻,出港的船队中。

    马哈木站在船首,看着巍峨的世纪大铁桥,看着炎黄钟楼,看着点点沼气灯亮光中,朦胧亮光的燕京。

    点点亮光,倒映在海湾的海面上。

    整个燕京,宛若一座,漂浮在海面上的梦幻之城。

    而他,也曾是这座梦幻之城的建设者之一。

    他铸造的某颗铆钉,就在世纪大桥的某一处。

    以前天天生活在燕京,还不觉什么。

    可现在,突然要离开,看着这片,夜晚都一片通明的梦幻之城,突然感觉,有些不舍,更感到不真实。

    “这世界,真有这样一座城池?真该有这样一座城池?”马哈木喃喃自语。

    尽管参与了建设。

    可此刻,他总觉,这样一座城池,以及燕京所有的一切,都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。

    “是不该出现,可这一切,都因为朱棣,便有了存在的理由!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马哈木话中,抬手,轻轻拍打护栏,“朱棣……朱棣……只要你一天不回中原,我根本不惧你大哥为首的大明王朝!”

    朱棣,有机会再回中原吗?

    没有!

    明太子朱标,以及大明的保守派,当朱皇帝驾崩后,无论大明发生什么,都不会准许朱棣回去帮忙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全盘思考着未来,马哈木唇角浮现笑容。

    于此同时。

    一队队马车,在王宫晚宴结束后,从王宫出来。

    胡惟庸、吕本为首的大明保守派,看着马路两侧,坐在树荫下、小摊边的百姓,时不时高兴仰头大笑。

    耳闻,传入车内,有关朱棣登基的热闹议论内容。

    脸均都十分难堪。

    吕本咬牙阴森低语:“胡相,要是朱皇帝马上驾崩就好了,明天朱四郎要举办大规模的海陆军退役仪式,若无朱皇帝碍事,咱们就能策动朝廷进攻燕藩,没有强大武力依仗的燕藩,就是任我们拿捏的粘板鱼rou!”

    胡惟庸吓得脸都白了。

    不错,未来一两年之内,的确是绞杀燕藩最好的机会。

    不光海陆军老兵要大规模退役。

    据悉,就连现在的海军战船,都要改装成武装商船,出售给以幕府为首的倭国诸侯。

    燕藩海陆军,在未来一两年之内,将进入一个十分虚弱的时期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的确是绞杀燕藩的机遇期。

    但……

    “吕大人,加害朱元璋这种事,我们绝不能做!”胡惟庸声音有些颤抖。

    他必须提醒吕本。

    吕本似乎为了报仇雪恨,为了把朱允炆扶上皇位,有些走火入魔了。

    吕本眼底闪过一抹鄙夷。

    自从被朱四郎赶出朝堂,历经这些年,胡惟庸一改以往的骄纵跋扈。

    胆子也越变越小了。

    “胡相,我就是做个假设,可恨可憾这样的机遇期只能干看着,不能有所作为。”吕本笑道。

    其实,他也就是说说。

    让朱元璋提早殡天驾崩?

    这种事情一旦做了。

    哪怕只是传出流言蜚语。

    太子或许还会进行调查。

    但朱四郎为首的朱家二代皇子们,一定会喊打喊杀,朱四郎甚至可能会直接炮舰入秦淮河,要求太子交出凶手。

    朱元璋就算是现在禅位给太子。

    有这么一群拥兵在外的藩王儿子,还有一个,已成一国之主,拥有强大工业能力的儿子。

    依旧是大明的绝对主宰者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一夜。

    许多人无眠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天色刚亮。

    一天休息的工人,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期许,骑着自行车通过世纪大桥,前往工业区上工时。

    一队队马车,从礼宾馆离开,同样通过世纪大桥,前往南岸的陆军大营。

    从王宫,直通海陆军大营的红树林永备大道上。

    同样一辆辆马车,在林间大道上,静悄悄的行驶。

    马车内。

    朱棣身穿冕服。

    徐妙云坐在朱棣身边。

    看着朱棣,还在翻阅厚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