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五章:朱棣、朱标时代序幕开启! (第4/5页)
礼。 最后来到朱棣面前。 朱棣身后。 雍鸣、祈婳、金豆子、东旭、春晓等孩子,已经端着一个个木制托盘等着了。 “王爷,俺不想离开军队。”一个噙着泪花的汉子,刚来到朱棣面前,敬礼瞬间,就忍不住哽咽哭了。 泪珠啪嗒啪嗒滚落。 朱棣心里难受,努力挤出笑容,“朱大牛,吕宋本地人,原名加蓬苏曼,洪武二十年入伍,参加过收复棉兰岛战役……在军中学的一手水锤锻造手艺,能控制巨大动能驱动下,落下的水锤砸纸,而单薄的纸张不碎!” 之所以不碎,是朱大牛控制的好,在水锤接触纸张的瞬间,控制机括,停止水锤的动能。 “现在,各大水锤工厂,都在改造蒸汽机生产线,不过原理都是相通的,你填报的退伍去向是去工厂,依着你的能力,很快就会成为工厂的技术大牛人,你这份技术,可以为燕华的工业发展,锻造出更多精密机床,而你在军中接受的新思想,也会影响周围工友,为咱们燕华未来数百年的繁荣昌盛,奠定基础。” “在未来,另一个战场上,我依旧与你们同在,依旧与你们并肩战斗!” “是!” 朱大牛红着眼,敬礼大喊。 朱棣转身,从祈婳捧着的托盘中,取出一枚铜制勋章。 别在朱大牛左胸胸前,“这是一枚建国勋章,不值钱,但象征着,咱们燕华军人的最高荣誉。” 朱大牛低头,看着精美的勋章,抬手,小心翼翼抚摸。 朱棣笑着,拿起国徽,亲自为朱大牛别在帽檐上方,“这是咱们燕华的国徽,朝廷制定规矩,将士们在军营从军时,不会佩戴国徽,因为,当你们在军中时,你们是代表燕华千千万万百姓,保卫燕华,监督守护燕华的建设成果和主体思想。”
“你们是朝廷的将士,更是千千万万百姓的将士!” “当你们离开军队时,每一个退役的将士,都会得到这枚国徽。” “带着这枚国徽,回到民间时,你们成为了百姓,但却是为国家改造民间风气的战士!” “这个时候,你们即是百姓,也是一群,真正学习、习惯、适应、支持、拥护新思想的民间战士!” “这枚国徽,赋予你们,继续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继续战斗的崇高理想和责任!” 啪! 朱大牛并腿,举手敬礼,铿锵大喊:“战士朱大牛,将矢志不渝!” 朱棣点点头,“去吧,我在下一个战场等着你们,带着你们,与你们一起继续并肩作战,矢志不渝!” 朱大牛虎目噙着泪水,重重点头,最后敬礼,骤然转身,踢着正步离开。 转身瞬间,还是没忍住,落泪了。 另一个将士来到朱棣面前。 同样哭的稀里哗啦。 朱棣笑道:“谭五,公爵级战船上的司务长,你身边的袍泽兄弟,给你起了个外号‘贪污’,可你这个‘贪污’,却是海军中,第一个提出后勤公开化的,并且,得到海陆两军全面效仿,为咱们燕华军队建设,做出了巨大贡献!” …… “听说,你退伍后,要去探险,我支持你,我还要给你投资,我们燕华的新思想,不光要在燕华治下传播,更要传播到更远的,我们所未知的地方。” “你跟随俞靖完成了第一次探险,在这次探险中,你们帮助了很多族群,展现了咱们燕华之风,我希望,将来的探险中,你还能一如既往!” 他不想搞殖民那套。 那套东西,历史证明了,不会持久。 他更喜欢,迁民,与当地人共同发展,然后文化同化。 过程虽然慢了点。 经济效益见效也缓慢。 但胜在基础扎实,根基牢固。 就像澳洲。 一场瘟疫,整个大陆,只剩下二三十万人口。 如果能往那边迁民五十万,不,迁民二三十万即可。 经过二三十年发展。 就会成为一片可以供养中原百姓,永久繁衍生息的‘祖宗之地’! 杀戮掠夺的不义。 会造成内部思想动摇。 也会为燕华整个开疆拓土事业,蒙上一层不义,缺乏正义性的外衣。 留下巨大的隐患。 当然,该杀也必须杀。 就好像吕宋的精英层。 就是被他刻意七擒七放,逐步,在战争中彻底灭绝了。 就连将士们,都认为,他七擒七放是仁义之举。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。 这并不高尚。 并不仁义。 是他最为阴暗的手段罢了。 可那又如何。 他现在是一名政治人物。 理想可以崇高,但做事的过程,一定是为达目的,不择手段! …… 数万人的退役,朱棣都要亲自说话,亲自颁发建国勋章、以及国徽。 足足持续了十天。 才结束。 期间,除了第一天,朱元璋为首的大明君臣,各国使节。 第二天开始,邀请商人、百姓代表前来参观。<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