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九十五章:朱棣、朱标时代序幕开启! (第3/5页)
农业技术,有人掌握了锻造等一系列工业技术。” “我们燕华的农村,需要你们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带回去,造福父老乡亲,让我们遍地开花的乡土村社,向更高级发展。” “我们的工业区、村办工厂,需要你们掌握的技术……” …… “而你们在军中,更学会了,习惯了,没有尊贵卑贱,人人人格平等的新思想。” “别看我们燕华治下,一切都欣欣向荣,但尊贵卑贱的陈腐之气,并没有远离我们,我们的百姓,并没有把这些陈腐之气抛弃掉,你们虽然离开了军队,但你们将要赶赴,另一个战场!” “你们离开军营,将去当蒙学先生、乡土村社领头人、工厂工人,你们将奔赴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,我希望兄弟们,把军中学到的新思想,传递给你们的学生、乡亲父老、工友……” “这场战役的重要性,光荣性,远超我们过去开疆辟土!” “因为,只有我们在这场战役中,彻底铲除尊贵卑贱的愚昧风气,我们燕藩现有的一切美好,才能持久的传承保持下去,陈腐之气只是暂时蛰伏,如果我们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,莫为沽名学霸王的勇气,再接再厉,铲除蛰伏的愚昧之风。” “未来,当我们这代人相继离开,尊贵卑贱之风将会在民间社会,再次慢慢复苏、泛滥,我们的百姓在有权的官员、有钱的富人面前,会再次变的自卑、唯唯诺诺,谄媚逢迎,久而久之,我们被制约不敢高高在上,吆五喝六的官员。” “以及,自我觉醒,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商贾,就会在百姓自卑的逢迎中,再次渐渐养成高人一等的自我尊贵感。” …… “彼时,我们的两个理念、两个主张为主的,全民信仰的主体思想,将会被动摇,变得岌岌可危。” “你们愿意看到这一切吗!” “不愿!不愿!” 朱棣的话音刚落,数万人整齐划一的呼喊声瞬间响起。 在场所有人脸色都变了。 这股气势,太令人震撼了。 胡惟庸、吕本悄悄对视,脸更是难堪。 没想到,朱四郎大规模退役精锐的目的,竟然是要改造民间。 若是真让其完成这场改造运动…… 他们已经无法想象,将来会发生什么。 总之,完成改造的燕藩,作为中原的邻居,一定会对中原产生巨大影响。 …… 朱棣抬手。 数万将士,铆足气劲的呼喊声瞬间停息。 “兄弟们都是好样的!”朱棣笑着,大喊道:“接下来,我将带着你们,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并肩作战!我们的目的是,改造民间,让我们燕华百姓,彻底摒弃尊贵卑贱的腐朽之风,让每一个百姓、商人、官员都成为,燕华理念的未来守护者,代代传承下去!” 正如他所说。 这同样是一场战斗。 他所能依靠的,还是这些,昔日并肩作战的老兄弟! 他们是第一波,奔赴这个特殊战场的将士。 在未来,还会有第二批。 第三批! 第四批! …… 只要他活着,他就会把一批批经过军队大熔炉锻造,铁骨铮铮的将士,投送到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! 朱棣冲站在点将台边缘的雍鸣招了招手。 雍鸣握拳,小跑来到朱棣身边,立正、向左转,面向将士们,再次立正。 朱棣指着雍鸣,大声喊道:“只要我活着,只要雍鸣活着,我们父子,将和兄弟们,一起并肩战斗在这个战场之上,矢志不渝!” 话音落下,朱棣再次举手敬礼。 雍鸣紧紧抿唇,跟着举手敬礼。 所有人都明白,这一次举手敬礼,代表着,朱棣父子二人,对外庄严的宣誓和承诺! 也就意味着。 铲除愚昧之风这场战斗,至少会延续两代人。 两代人…… 至少五十年啊! 太可怕了! 片刻后,朱棣放下手,带着雍鸣后退一步。 谭渊、俞靖走上前,两人手中,各拿着一份,分属海陆两军的退役名单折子。 二人相视一眼。 均都有些不舍。 作为一名将领,怎么舍得,麾下如此精锐的苗子,就这么离开军队。 可他们这些将领,更清楚,王爷如此安排的深远目的。 兄弟们即将奔赴的下一个战场,下一场战役,比战场捉对厮杀更加艰难。 王爷需要兄弟们,燕华的未来,需要兄弟们。 兄弟们的家人也需要他们! 二人深吸一口气,大声朗读:“朱大牛!” “谭五!” …… 在朱元璋等旁观者,肃穆注视中。 被点到名的将士,一一从队列中走出来,列队登上点将台。 周浪、孙元楚、叶茂、蒋进忠等燕华文武,一个个和将士们抱拳说几句话。 武将们,含泪,狠心将将士肩头的肩章撕下。 文官将一条条写着‘英雄不朽’的红绸带,斜挂在将士们胸前。 将士们眼中噙着泪水,对周浪、叶茂等人一一敬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