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百三十五章:朱棣抵达大明! (第1/3页)
毛骧、沈至虽然早知道。 一旦朱元璋驾崩,朱棣一定会回朝治丧,可真到这个时候,两人全都忍不住想要劝阻。 其实,整个天下,就是目光比较长远点的农民也知道。 值此时刻,朱棣回朝将会冒多么大的风险。 朱棣抬手制止二人,含笑道:“换做你们,父母病重,你们难道能熟视无睹,明知而不回去?此为孝。” “且不说孝,就说若是我不回去,整个天下如何看待我?” “我们燕华的子民,如何看待我?” “我这个一国之主,做出这样的垂范,如何以身作则,正面引导我们燕华子民?” “所以,无论是从孝出发,还是从我身为燕华之主,要为天下垂范出发,此行,我都必须成行。” 沈至二人默然。 王爷说的句句在理! 朱棣摆了摆手,吩咐:“好了,沈至先回去吧,毛骧去通传内阁,军事五部,议政殿议事。” …… 毛骧、沈至行礼离开后。 朱棣陷入沉思。 好一会儿,才起身,往议政殿赶去。 哗啦! 朱棣抵达时,内阁,以及军事五部部长全都到齐,众人齐齐起身行礼。 朱棣压了压手。 众人落座,悄悄看着朱棣。 都能看得出,朱棣情绪不高,在强打精神。 朱棣环顾众人,开口便定下基调:“父皇、母后病危,我准备回朝,此番召集你们,是为商议,我走之后的事情。” “以及,谁跟着我回去。” 叶茂等人嘴唇动动,想劝说,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。 一时间,议政殿陷入沉默。 “臣支持王爷回去。”夏时敏率先打破沉默,不过,紧接着,话锋一转,“王爷回去是应该的,但必须做好万无一失的准备,虽然我们都不愿意承认,但事实摆在眼前,不得不承认,一旦大明没有陛下,大明和我国的关系,必然要再生波澜。” “太子对王爷虽有兄弟情义,可这些年,太子的种种所为,也证明了,太子的内心十分复杂,其内心的天平,随时都可能,滑落向不利于王爷的一面。” “此番,王爷回朝,海军早期的十六艘铁甲舰要带上,还有,另外八艘新式战舰,也必须带上,另外,两支海军陆战队,也一定要随行!” 众人纷纷点头。 俞靖表态道:“八艘只存在于内阁以及军事五部的新式战舰,已经训练经年,完全可以用于实战。” 这八艘战舰。 是从洪武三十年开始。 陆陆续续,迭代制造的新式战舰。 每年制造两艘。 而且是极为隐秘的制造。 在内阁和军事五部相互配合下,从鸡笼屿造船厂秘密抽调了部分工程师,前往徐福省,在徐福省北边,军管的四个海岛其中一个,修建了一个小型造船厂。 运往徐福省的钢铁,也是打着,徐福省工农业需求的名义,秘密运去的。 虽然只有八艘。 可这八艘战舰,经过这几年不断迭代,不断重新改装。 战斗力足可以完胜早期的十六艘铁甲舰。 朱棣摆了摆手,“八艘新式战舰,不能这么早暴露,此番,十六艘早期铁甲舰,以及两个海军陆战队跟着我回去就行。” “王妃和侧妃,以及几个孩子,肯定都要跟着我回去,我走后,内阁和军事五部,成立联席决策团,还像以往的老规矩,联席决策团,少数服从多数。” 这下,所有人眉头都拧的很紧。 一位殿下都不留。 一旦有个不测。 燕华可就无主了! “王爷,臣坚决不同意!”蒋进忠顿时激动起身。 随即,众人纷纷开口表示反对。 朱棣不由笑了。 或许,此番回去有风险。 可二哥为首,那么多兄弟。 怎么都不会让他朱棣,连一个孩子都保不住。 何况,他也不是没有安排后手。 这些年,他也不是没有做准备。 内阁和军事五部,都是他多年来,亲自提拔的。 这一刻的反应,也证明了众人的忠诚。 他相信,只要联席决策团不出问题,有燕华这个后盾,他回去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。 朱棣抬手制止众人,笑问:“有伱们在,有你们组成的联席决策团在,咱们燕华这艘大船,不但坚如磐石,一旦愤怒,更能造成巨大破坏,我想,朝廷那边,即便有人恨不得把我生吞活剥了,也得掂量掂量吧?怎么,你们对自己没自信,认为我不在了,你们就会争权夺利,不顾我的生死,不顾燕华的整体利益了?” 其实,他此番带着全家离开燕京,回中原,有三个目的。 首先,就是去见父皇、母后最后一面。<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