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_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仇恨和解疑(求订阅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拉仇恨和解疑(求订阅) (第3/3页)

>
    不过,的确,方闲如今可以有资格说这样的话。

    一生有限,必须得做抉择。

    从汉市刚回,正好是徐凤年教授带着做课题的时间,且在这个过程中,方闲发现了,新开发一种治疗模式,能够更快速地获得技能点,那方闲岂能半途而废?

    方闲则赶紧道谢:“谢谢云叔。”

    “给十万个人治疗感冒发烧,让他们能够回家吃饭,和救下十万个人的命,让他们回家团圆,救赎多个家庭,比救赎多个病人的临时病患,在社会贡献度方向和个人成就感,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”

    方云接了两杯咖啡,走到办公桌前放下后,又从侧面取了一瓶原味牛奶,打开盖子后倒入杯子里,一边说:“前段时间就让你来我这里,你怎么不来呢?”

    “即便你撞南墙,我们也只能引导,而不会过度的干涉你的选择。就是为了只给你保驾护航,而不是关在温室的花朵里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有这样的认识?”方云眼睛顿时一亮,似乎觉得方闲整个人再次长大。

    “湘南大学附属医院,在对助手、主刀的标准,都有能力下限的要求,就是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,是为了保证治疗效果的下限,努力争取上限的一个理念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有能力的人,都想往外面跑,都想去更好的单位,更好的医院。反而,这样的情况比医学会的登天梯制度出来前,这个趋势更盛。”

    “湘南大学附属医院创伤中心手术室的入职规划,之所以会设立手术室集训、入科考核两个阶段,主要是为了让新人能够更好、更加客观地了解临床上的急诊病种和患者。”

    “话虽然是这么讲,可对你而言,其实过早接触到等级比较高,治疗难度大,预后不好的病种,并不是什么好事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能够有这么一个宏大的目标和相对可行的理想,是好事。而这样的好事,是不会有人标杆给你的,是需要你个人去悟的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会让你们先参加集训呢?就是要把基础打好,把治疗了解,治疗不了的,你会诊断也没用?诊断出来了,你打算怎么办?扔出去?”

    “云叔,其实是我问过婶婶后,知道这边的cao作机会相比起沙市的创伤中心会更少一些,所以才先在那边继续学习一段时间。”方闲这么解释。

    “知道对一个病种的认知越学越害怕,越学越无奈,其实也是好事,至少你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喜喝茶,你能喝得惯咖啡么?”方云拿着杯子走到咖啡机前,问。

    “在这个阶段,还要与患者与家属沟通,更加能够明白患者家属需要什么,才能够再进手术室的时候,知道自己所做的手术,是有意义的。”

    “但你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,我也不好强行把你拐来。”

    有人一辈子只看简单病例,感冒发烧,阑尾炎、骨折、胆囊炎。因为他们的准备,就只能让他们看这些,未免太过于消磨。

    那方闲也能说自己的悟性比较高,在去汉市之前,就到了4级很久,只差了一步就到了5级。

    “地级市医院的人待了一段时间,跑了。县医院的人,成长起来后,就跑了。镇医院同样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,病人量还有病种的难度,也会比那里更加简单。”

    方闲眨了眨眼。

    “下面说一下你的安排和规划。”

    方闲摇头。

    “方医生。”何东来与黄谦二人各自伸手来,与方闲对握。

    “你才能尽心尽力,而不是单纯的把病人当作一个治疗单位,他是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但凡是一个有想法的医生,都不会满足于只做一个单纯的,治病的医生,这一点,你认可吗?”

    “至少,你身边接触的那些人,那些教授,你说他们不想对医疗的发展做出贡献和突破,只满足于现有的技术,学到手,然后就去重复性的、机械性的治病?”

    “行了,们两个先在调度一下手术安排,遇到了突发情况解决不了的,就打我电话,我先带着方云,四处转转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方主任。”两人均点头。

    “可是每一个病人,他都是立体的,他是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“记得把病人的诊断和术式,尽量都做好,不要再让下面的主刀医生,为了这些再浪费过多的时间。”方云再次略有些心累地交代。

    “云叔,我都可以。我来帮你拿冰块。”方闲把背包放下后,就如此说。

    方云这才带着方闲,重新进到了主任办公室。

    方云则道:“所以,有这样的心思,那么就会碰触到治疗的屏障,甚至一瞬间被撞得头破血流,甚至心理崩溃。”

    “正式工作和定点帮扶,毕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,上心程度都不同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基于此,现在的医疗行业,其实就是类似于大集团制,就是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,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‘跃迁’路线。让人能够有干劲,值得期待。”

    “上限不被圈死的话,那么积极性肯定也不会被打压,除了少数喜欢躺平的人外,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往上走的。”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