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球吧!教练_332 对决马拉多纳!我将与球队同生共死!【万字大章,跪求订阅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332 对决马拉多纳!我将与球队同生共死!【万字大章,跪求订阅】 (第1/6页)

    联合会杯的含金量还是不够强。

    主要是实力参差不齐。

    除了明年世界杯的主办方南非外,其他7支球队都是各大洲的杯赛冠军。

    由于巴西在2006年拿下了世界杯冠军之后,又拿下了美洲杯冠军,所以按照惯例,由美洲杯亚军的阿根廷顶替。

    分组的时候,西班牙跟大洋洲国家杯冠军新西兰、东道主南非和美洲杯亚军阿根廷分在了一起,世界杯卫冕冠军巴西则是跟亚洲杯冠军伊拉克、北美冠军美国和非洲杯冠军埃及分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而按照惯例,揭幕战通常都是要照顾一下东道主的。

    跟西班牙和阿根廷分在了一个组,那不用想都知道,南非的揭幕战肯定是碰新西兰。

    那西班牙在联合会杯上的首战就只能是阿根廷了。

    当杨浩带队抵达勒斯滕堡的时候,他就拿到了阿根廷的第一手情报。

    他的第一反应就是,南美洲不仅足协坑爹,足联也坑爹。

    为了支持西班牙参加联合会杯,欧足联在赛程上专门做出了调整,推迟了西班牙的世界杯外围预选赛,这就给了西班牙更加充裕的时间去备战。

    可南美洲呢?

    不行,世界杯外围预选赛继续。

    现如今的巴西在南美洲是非常豪横,在卡卡的率领下,客场4比0大破乌拉圭,差不多已经晋级世界杯决赛圈了。

    回到主场后,2比1逆转了巴拉圭。

    这两场比赛里面,阿尔维斯的表现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首场一传一射,对阵巴拉圭的比赛也是他的助攻,帮助阿德里亚诺扳平了比分。

    阿根廷的处境就没这么乐观了。

    主场1比0小胜哥伦比亚后,在客场0比2惨败给了厄瓜多尔。

    阿根廷在世界杯外围预选赛上的处境,不容乐观。

    两支南美球队都是在6月10日才踢完世界杯外围预选赛,11日才各自出发来到南非。

    6月14日,西班牙碰阿根廷。

    6月15日,巴西碰埃及。

    要知道,巴西和阿根廷的国脚们都是在5月底,尤其是像皇马的国脚,都是踢完欧冠之后,才回国的,马不停蹄地回国参赛后,踢了两场比赛,又马不停蹄地飞到了南非。

    这种长途奔波,对国脚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。

    杨浩之前就知道了阿根廷的赛程,所以专门安排门迪奥和卡米内罗两人,分别前往南美洲刺探阿根廷和巴西的比赛情报。

    等到杨浩一行人抵达勒斯滕堡的时候,两人都已经把球探报告整理好,递交到了杨浩的手中,让杨浩对两个最强对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杨浩抵达南非之后,除了训练外,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观看阿根廷的两场世界杯外围预选赛,他看到了马拉多纳的转变,以及转变后产生的新问题。

    最有意思的是,这两场外围预选赛所采用的战术打法并不一样。

    主要是在中前场。

    主场踢哥伦比亚,阿根廷采用433战术。

    马斯切拉诺踢单后腰,贝隆和加戈靠前,前场三叉戟是特维斯、阿奎罗和梅西。

    迭戈·米利托是替补上场。

    从这些比赛看,马拉多纳还是更喜欢前场的小个子球员,迭戈·米利托和伊瓜因都是替补。

    另外,他没有招入国际米兰的坎比亚索,以及阿根廷国内的里克尔梅。

    而这场比赛阿根廷的进攻踢得还是不顺畅,最终是靠着一脚任意球助攻,勉强取得1球,主场1比0击败了哥伦比亚。

    到了客场踢厄瓜多尔的比赛,马拉多纳就采取了另外一种打法,变成了442。

    四名中场就是古铁雷斯、加戈、马克西·罗德里格斯和巴塔格利亚。

    结果,4中场在客场被厄瓜多尔干了一个0比2。

    “从两场比赛来看,阿根廷的问题关键就在于两个字,混乱!”

    瓜迪奥拉在看完两场比赛之后,教练组开会讨论的时候,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。

    “我到现在,根本看不到马拉多纳有任何的想法,我甚至不知道他想要球队踢出什么样的足球,他们连最起码的进攻中的无球跑动策应,防守中的距离保持,都做得非常糟糕。”

    这些是真的最基本的。

    拿一个最典型的例子。

    433踢厄瓜多尔的比赛里,特维斯和梅西分居两翼,经常会出现他们拿球时,周围竟然没人去接应,没办法去传球,最后只能是靠个人能力去打。

    于是呈现在球场上,就是球迷们所看到的:挖槽,这群国脚是不是傻叉?

    都不懂得配合,不懂得传球的吗?

    一个个就只会埋头自己带,自己干,连最起码的配合都没有,干什么吃的?

    还有就是,球员的距离拉得太长了。

    经常出现球员拿球时,周围20米内没有队友接应,这就很成问题了。

    在马竞,杨浩提出的要求是,任何情况下,10米左右最少两个接应点。

    为什么是两个?

    只有一个话,对方很容易就切断了,传球意图太明显了。

    而阿根廷呢?

    20米内经常没有接应点,绝大多数只有1个。

    那问题来了,球员在球场上怎么办?

    只能靠个人能力去带球,去突,缩短跟球员之间的距离,然后再传球。

    在这种战术体系下面打比赛,球员非常痛苦,也非常累。

  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