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8章 练不练琴不知道,但我知道他教学生练琴去了。 (第3/3页)
础上,打磨的音色。
而李景霖呢? 虽然也是要练这三项。 可不同的是. 提升的空间,已经被压缩的极其微小,仅靠苦练打磨,是无法突破的。 只需要持续打磨音色,以及找找情感叙事上的进步方向,以及熟悉高阶技巧罢了。 这种情况下。 苦练,无法突破,熟练一下,便可维持水准。 真正需要做的。 其实反而就是玩。 艺术来源于生活,这句话并不只适用于东方作品。 李景霖现如今,技巧天花板,情感叙事堪比顶级大师,音色的打磨更是冠绝全球。 UR,SSR,UR。 而这三项。 无论哪一点能够达到SSR,都足以称作一方大师。 那么。 再想突破。 成为理论上真正完整的天花板。 机会最大的,便是在“情感叙事”这方面,完全超越顶级大师。 可是。 情感叙事,吃的不是天赋,不是智商。 是靠生活的阅历,经历,以及悟性罢了。 李景霖不缺悟性。 可是相比于那些大师.阅历肯定是差一些的,毕竟,年龄太小了。 这种情况下。 一味的闭门造车是不好的。 反而需要多去玩一玩才行。 如果没见识过人间疾苦,是很难演绎出二泉映月。 不见雄峰之顶的波澜云海,又如何能将巍峨壮美演绎到渗入骨髓呢? 如果贝多芬不经历苦难,宁折不弯,又如何能够扼住命运的喉咙? 如果莫扎特不热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点滴,怎么能写出动人的旋律? 李景霖的共情能力,想象能力,以及天赋,的确能够支撑他在情感与叙事上走上大师的殿堂,但若是想继续有突破,还是得从生活上下手。 哪怕不是自己亲身经历,也得是自己亲眼所见。 可有时候,又不能为了突破而去见,这样往往会产生隔阂的误差,只有在自己不经意间,意识不到的情况下,突然的感触,才能够在艺术的水准上达成进化与蜕变。 李景霖知道。 这些。 自己知道就可以了。 压根,没必要去向大众如何解释。 解释了。 反而会让一群并不理解的人,对此不以为然,甚至嗤之以鼻。 但这些人往往不知道。 艺术,的确只能在打磨铺垫厚密的文化知识土壤之上生存。 但若是真想生长出来。 还需要来自于命运的阳光。 以及最关键的。 这来自于“巧合”的一滴清泉。 “我说,这棒子和诡.咳咳,这棒子这么说你,你就没啥反应?” 刚刚和李景霖商讨完关于学科博士点建立进度的张毅教授。 提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这个话题。 也忍不住问了起来。 “那田井松一真是你朋友么?你不用让他安心一下?” “.我要真让他安心,那他才不会安心呢。” 李景霖呵呵一笑,轻蔑的撇了撇嘴。 “那田井松一是个右派,你真觉得我俩能是朋友吗?” “在记者面前说的那些话,全都是给他挖坑的啊。” “嘶。” 张毅教授大惊。 毕竟。 这瓜,还是有点过于雷人了。 “至于那金尊希.” 李景霖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十分嫌弃的表情。 “老张,你可能不知道,寒国真的是一个魔幻的国度,别看咱们这边文艺圈和娱乐圈分的比较开,相对来说干净许多,但寒国不一样啊。” “那金尊希.嘶,反正,就在我留学的那段时间,他就已经有过不少次应酬了,至于应酬什么,我就不用说了吧。” “嘶!!” 张毅教授嘶了一声。 倒不是不了解寒国的那点事。 只是觉得有些玄奇。 没想到,作为青年演奏家中,的确很有水准的一位头部演奏家,也得经历这些? “富太?” “想什么美事,全是邪恶的1。” “?1是什么?” “没什么,老张。” 李景霖眼皮子抖了抖。 总觉得.自己还是不要和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讨论这种话题为妙。 “还是来讨论讨论这个博士点建立的问题吧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