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修真时代_修炼秘法(一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修炼秘法(一) (第2/4页)

事,便极力宣扬;见人做错一事,便苦口婆心,谆谆告戒,务使改之而后己。平时多讲因果报应,以便知所警惕,避免贪图口腹,杀生害命。

    9决恒心:不管修道与积德,决心和恒心是决不可少的。功和德都须经长时间的积累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十暴九寒,忽勤忽怠,功夫一定练不好,所以如没有决心恒心的人,是一定不会有出息的。

    10勇猛心:决恒是前进的原动力,勇猛是精进的摧熟剂。救人之难,济人之厄,除暴安良,惩恶卫善,都是见义勇为之事。事出突然,有如急风暴雨,岂可慢条斯理,酿成灾祸。故宜当机立断,勇往直前,猛扑而进,制此**,达到排忧解难,济困扶危的目的,谓之勇猛心。研究气功科学,锻炼气功项目,如饥如渴,不遗余力,亦谓之勇猛心。通过不断努力,功能、智慧、知识等势必不断升华,大幅度增长,是谓精进。

    能行此十善之心,待人处世自修,无不得心应手。修道修德朋友,不可不知。十下之四者,儒家之四勿。佛家之四相,道家之四象也。四勿维何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行。”四相维何:“无人相,无我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”四象维何:“东方青龙,西方白虎,南方朱雀,北方玄武。”简称“木金水火”。试想一个人果能十善俱全,又能常持四勿,无去四相,使四象归中,五行合一,凝成原先一点,成为一心,即先天真一之心也。亦即本性之原神也。非即人上之人,身外之身乎?具此厚德之基者,成道必矣。

    即如因果报应,信息致病的种种恶报,具此厚德,亦可渐渐化解,化敌为友,祛病强身也。故老子又说: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(如初生婴儿,禁止(禁止),纯白无疵),毒虫不螯(螯音释,蜂虿蛇虺等毒虫以毒刺刺人叫螯),猛兽不据(豺狼虎豹等猛兽不敢用其据人之利爪),获鸟不搏(获音决,利爪抓人之鸟不抓人了)。赤子不害于物,物亦不害人),骨弱筋柔而握固,未知牝牡之合而酸作(酸读作最,酸作喻(禁止)之勃举),精之至也。”〈〈道德经〉〉。

    人生于世,已为血rou之躯,莫不以五谷为食,生存斗争激烈。说一个人没有一点错误或恶事是不现实的,也是不可能的。比如说请客送礼,杀(又鸟)宰羊,成为家常便饭,又谁知道满桌珍馐有几多冤魂在啼哭呢?金钱至上,权势至上,私心滔滔,只知有我,不知有人,争权夺利,结党菅私,唯利是图,成为风气,又谁能做到会一尘不染呢?

    愿修士猛醒,愿志士回头,往者不可鉴,来者犹可追,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,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,悔过迁善,从现在开始,从头做起。兹摘录部分悔过迁善法口令词于后,以资警醒。

    在人的一生中,总有这样那样的过失。而这些过失,正是压迫在每一个人身上沉重的负担,渡过对自己来说漫长的一生,何其痛苦。而追求解脱,求得真正心灵的自由,正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有识之士的心愿。在永恒面前,我们的这一生,仅仅是剖面间短暂的一瞬,把握住这一瞬间,爱惜自己的生命,珍惜自己的身体,乃至去追求,体悟真理,体悟“道”这一永恒,是何等的幸运,何等的幸福。

    仔细回想一下你的过去,在你的一生中,有没有伤害、杀害过有灵性的生命,想一想它们临死挣扎的痛苦……而这些很可能就是你现在疾病的孽根。想一想在你这一生中,有没有一些真诚的朋友,能不能得到你们真诚的相待,是不是你今生乃至往生的善果。想一想,你是否怀疑欺骗过他们,你是否愧对他们的真诚。想一想,你的一生是否光明磊落,坦荡无私……。想一想你是否曾经偷窃过别人的物品,那怕是一针一线,想一想你是否以不光明的手段陷害过别人,以权势金钱藐视过别人……,想一想你是否有口是心非,以怨报德的行为……,想一想你是否有自骄自贵,任性自用,泄人隐私,幸灾乐祸行为……,想一想你是否存有见利忘义,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……,想一想你是否是一个以富骄人,以贵轻人的人……,欺弱惧强,以力胜人的人……,以贫妒富、以贱讪贫、谗人求媚、没有骨气的人……羡慕富贵,贪图安逸享乐的人……薄贱残废、老人、病人的人……,想一想你是否评论过别人的美丑胖瘦高矮是非……,想一想你是否在讥笑别人的愚笨,讽刺别人的过失……,你是否害怕你的缺点过失的暴露,而只愿听别人对你的赞美声……,你是否有勇气面对现实、面对历史、面对你的错误和造成的悲哀……,你是否能忍人所不能忍……,断人所不能断……,容人所不能容……,你是否贪恋声色,虚耗身心……,贪嗔疾妒、恶口妄言……杀盗yin邪、恣情纵欲……,你是否不孝不悌、逆辱长辈、悖负师友……,你是否讪笑颠狂人、丑言恶语……,你是否轻慢老少,恶态丑对……。

    以上诸等,为一切恶、一切障,为灵性的遗失和堕入轮回的根源……往事在回溯,时光在倒流,件件过往事,点滴纤尘垢,呈现在脑际,回荡于心田!忏悔吧!灵台要空明,修真好登程。

    德的范围非常广博,单凭一篇论文是讲不完的。他牵及到每个人的细行,即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问题。所以孔子在教学时,不但因人施教,并从洒扫应对进退等小事小方法小礼节教起,说到洒水扫地……也要教,也许有人认为开玩笑。其实做到做好并不容易,这也牵及到勤俭节约问题,公德卫生问题,不是有这么一些人,洗面只洗鼻头梁,扫地只扫地中央吗?有些人对满地垃圾视而不见,甚至随地吐痰,乱丢果皮纸屑吗?古时候的朱熹先生还说:“黎明即起,洒扫庭迟,要内外清洁。关锁门户,必亲自检点,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,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……这都是教人从日常生活做起的范例。不见现在有些青年,晚上玩到大半夜,早上睡到**点,公共卫生不讲,借别人东西毫不爱惜,甚至不还。有些学生走到老师房间里,书籍乱翻,抽斗乱开,弄得乱七八糟,庇股一拍就走等等!等等!真是一言难尽。不提醒一下,不补上这一课能行吗?孔子所以称得上大圣人,也许就是因他从“极广大而尽精微,粗细兼顾,面面俱到的缘故吧!许多事,看起来极微细、极平常。可柔枝从小扳,长大扳不直。而一个人之后来所以行为恶劣、道德败坏,就是从平常的这些点点滴滴中积累起来的。

    由此也足以说明悔故忏善法的重要,以及经常敲警钟的重要。曾参(孔子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