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一十一章 世子府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世子府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112章世子府

    研发司刚成立的时候,并没有工匠去登门。

    万三等人也各自有各自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过没多久,当有邻一个惹门,然后第二个就是李二,随后就又有了几个。

    为此周世丰专门来出了他的忧虑。

    “铁道还未开始盈利,支出大于收入,虽然在稳步增长,但短期内能持平就算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“焦炭炼制厂因为定价的问题,盈利并不丰厚,目前的产量,支撑不起整个中华重工的盈利。”

    “蒸汽机厂在北平的市场,已经趋于饱和,半年来新开设的九处矿井,总共的订单是近五十台。”

    作为中华重工的大掌柜,周世丰不光是要管理工厂,也要cao心工厂的良性运作。

    虽然中华重工当下的盈利水平,仍然还保持着优良的水平,但是盈利率却在逐月下降。

    “研发司本身就是一处消耗极大的地方,如果工匠们的尝试成功,又需要开支不菲的银子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不至于让工厂入不敷出,但也是伤筋动骨。”

    周世丰翻来覆去的道。

    老脸上满是苦恼。

    朱高炽问道:“周掌柜想要什么?”

    周世丰不再犹豫,道:“事情是不是缓一缓?”

    新事物的诞生,盈利的确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蒸汽机是不同的。

    新心煤炭业,对此物的需求太大了。

    而煤炭业的体量也大。

    随着煤炭业的井喷,蒸汽机自然也有长足的利润和销量。

    从无到有和从一到二,有根本性的不同。

    但就算如此,工业发展离不开,且核心的东西,如果按照正常的事务发展。

    例如英国用了三十年的时间,才让抽水用蒸汽机的市场,从零达到了一千多台。

    大明自然也需要二十年以上,才有可能达成当下蒸汽机工厂的产量需求。

    所以朱高炽提前让蜂窝煤问世,工业上还未获得突破,却从当今时代中,更大的民间市场率先打破了突破口。

    否则蒸汽机同样也不可能这么快获得利润。

    就如铁道。

    车厢的成本极高,是二轮马车的十几二十几倍,其中还有各个部件,短时间内的成本是下不来的。

    马车夫的要求也高。

    还有需要健壮的大马,铁道工,工程队等等,平均每个月要开支出近三千两的银子。

    因为工程队的存在,一年的总支出需要十万两,当下大部分还需要靠蒸汽机的利润支撑。

    朱高炽也想过。

    是否吸纳民间资金。

    例如服煤场主们投资铁道。铁道快速的扩张,是离不开量资本的投入。

    特别是后面还会铺设木枕,导致修建铁道的成本,会几何倍增加。

    但是思考一番后,朱高炽决定当下还不能吸纳外部资金。

    因为铁道的重要性还没有凸显出来。

    现在就和商人们谈论此事,商人们都没看清潜力,价格方面自然不愿意付出。

    那么在占股方面得不偿失,朱高炽既要保重控股,也要让铁道卖出划算的价格。

    否则他就是冤大头了。

    “周掌柜,你觉得的咱们的工厂,最有优势的哪一项?”

    “没有对手。”

    周世丰毫不犹豫的道。

    “得对。”朱高炽笑道:“这就叫垄断。”

    “利润虽然在下降,但是按照工厂的速度发展下去,以后谁也动摇不了工厂的地位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目前要做的是抢占市场,开发市场,也需要更多的新的技术,以突破目前的瓶颈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车厢的制动部件,能不能有更好的技术呢,这些可不是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当制动技术获得了突破,不但能降低对车夫的技术要求,还能带动更多的车厢,例如三节四节的铁道四轮马车。”

    “谁也不清楚技术的突破口在哪里,唯一能指望的,只有工匠们自行去摸索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个先进的技术,都掌控在中华重工的手中,那谁也无法打败中华重工。”

    周世丰看到的是短期利益,而朱高炽要考虑的是长期利益。

    因为前者是打工者,后者是统治者。

    服了周世丰。

    朱高炽在回去王府的路上,沉思了许久。

    马王宣见状,没有来打扰贵人,询问明的安排。

    周世丰的忧虑,并不是全错,甚至有一定的道理,自己要把以百年计的工业发展,缩短到二三十年。

    不能完全照搬后世的经验。

    实践才能出结果。

    但是自己不能出错。

    “还是要学习啊。”朱高炽感叹一声。

    回去王府后。

    朱高炽请来长史府的杂职,把还是左右相时期,燕王府留下的各色公文送来翻阅。

    那时候的藩王府,上管军,下管民,掌按刑狱。

    王府中各色杂职还是入了品的朝廷正官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怎么最近很少看到老大了?”朱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