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一章 世子府 (第2/2页)
棣好奇的问道。 “大公子最近用功读书。” 一名年轻的太监回道。 “读书?”朱棣惊讶的道:“他可是许久对读书不感兴趣了。” 朱高炽当然不是不读书。 反而在先生们面前十分的恭敬。 不过朱棣早就发现长子的变化,虽然行事和以往没有区别,但是在道学的钻研上没有下大力气。 老大真正的心思,都投入到了工业发展郑 读书不过就是能背,在道学上,也就几句有形无耗道理出来,无法登堂入室。 “大公子在翻阅王府早些年的公文,每可谓是废寝忘食。”葛诚笑道。 朱棣眼神透出笑意。 老大总能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,可见他的确长大了,不用自己cao心。 “他要看什么,就都给他看。” 交代了一声,朱棣也就没有再过多的干涉。 也正是朱棣的态度。 朱高炽在王府的权利越来越大,已经能使唤的动长史府了。 换个比方。 皇帝还没有成为太子,没有掌握东宫的嫡长子,已经能指挥的动朝廷。 燕王府在前朝古都的皇宫遗址上。 不过前朝的皇宫,早就几十年前,被朱元璋的北征大将徐达一把火烧掉。 燕王府是后来修葺的王宫。 从洪武五年开始营建,因为当时王城的规制还未完全固定,所以只修了一半。 复建后,在洪武十二年才完工。 王府分为两半。 后府是各寝宫,前府有三殿,马房,库房,收粮厅,六局等各色王府衙门。
“恭喜王爷。” 年轻的太监,领着一帮黄门,跑进来恭喜朱高炽。 朱高炽正埋首公文郑 见到那名年轻的太监,笑道:“喜从何来。” 那太监道:“王爷令旨,迁大公子到世子府居住。” “恭喜王爷,贺喜王爷。” 众人喜笑颜开,比正主都要兴奋的样子。 “世子府?” 朱高炽怔了怔。 朱棣召见藩臣,与朝廷官员武将议事,都在前廷的王殿上,世子府在王宫的东南角,正好相邻。 他们兄妹现在都住在母妃的寝宫,各有自己的屋子。 世子的任命,朱棣没有权利,需要皇帝下旨。 但是朱棣的举动,无疑是实质上,已让把朱高炽当做了世子,并且告诉了所有人。 缺少的不过是一道圣旨。 大公子和世子。 虽然都是同一个人,但代表的意义,和两者的权利等等,是完全不同的。 例如未出阁读书的太子,和有了东宫属臣的太子。 两者虽都是太子,但权力有壤之别。 自己要搬离王府后宫了。 “为什么?”朱高炽好奇的问道。 虽然对自己而言是好事,但为何朱棣突然做出这个决定。 “王爷没。” 朱高炽沉吟了一阵,突然有些明白了。 这是朱棣对自己的认可。 “把这些东西都搬去世子府。”朱高炽指了指书房里堆积如山的旧公文。 王府多年保存下来的公文,堆满了好些房子,此处不过是部分而已。 太监们宫女们忙碌着。 朱高炽却没在怎么在意,仍然仔细翻看枯燥的各色公文。 修城的,修道路的,修军堡的,粮食入库的,各色军备的,卫所检阅的,cao练事夷…… 他要通过这些公文,对北平府有更多的了解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树。 北平的经济模式,该如何调整为新的经济模式,又如何不脱离实际,也就是融入水土之郑 通过这些公文,朱高炽对北平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 过了几日。 “老大有什么变化?” 朱棣关心道。 “大公子仍然废寝忘食的看书,等世子府洗涤备好,大公子搬了过去,但也是闭门读书。” “时不时会请长史府的先生们上门请教,也偶有出门去工厂,还有几位工厂的管事去过世子府外,就没有别的事情了。” 太假一五一十的道。 闻言,朱棣摸了摸下巴。 老大突然这么用功观摩王府公文,他难道又有什么新想法不成。 不知不觉间。 朱棣心里有了些期盼。 长子的很多新道理,给了朱棣不少的启发。 朱高炽没有新想法。 他在总结阶段性的经验,其中的不足与成功的地方。 虽然有后世的经验,但放在大明的国情中,也是摸着石头过河,自然需要多总结。 而且他的目的,也不是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下的社会局面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