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五十三章 杀头改为发配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杀头改为发配 (第1/2页)

    第146章杀头改为发配

    “呼噜噜。”

    “呼噜噜……呼噜噜。”

    三头猪在简易的猪圈里到处乱拱,看上去很欢快。

    十二名军户,围着一名经济合作社的技术人员,一丝不苟的听着他的交代。

    态度要比在卫所里听差时,要上心十倍不止。

    卫所的事,是公家的事,他们遵守规矩即可,这养猪可是自己的利益,谁会跟自己过不去呢。

    总旗和旗,与百户不同,多少也要参与劳动,在阶级上,未完全脱离劳动大众的身份。

    养三头猪,一年多出一两银子的收获,虽然不多,但谁会和钱过不去呢。

    一个卫所五百到七百户。

    平摊下来。

    一个千户所的名额是一百二十户,正合十分之一。

    每千户所下面有十个百户所,一个百户所就是十二户。每个百户所,总旗二人,旗十人,刚好也是十二户。

    这些旗和总旗,在普通军户们下定不了决心,甚至躲避不及的时候。

    消息比军户更灵通的高一级的基层半管理人员,早早的选择了报名加入。

    百户所十二家的名额,被他们包圆了。

    “这个猪圈,在猪仔进圈之前,必须先用草木灰消毒一遍。和《齐民要术》中提出的用茱萸叶消毒井水,人才能饮用的道理类似。”

    众人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这老师傅话通俗,一语中的,谁都能听得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对有手艺的师傅,人们是尊敬的。

    “这个猪圈四处通风,到了夏的时候,有利于猪的成长。”

    “冬呢?”

    “冬就杀了呀。”

    老师傅没想到有人会问出如赐端问题,不过又想到大多数人是第一回养猪,于是仔细的讲解。

    “春日抱种,养到冬日出栏,是最划算的。”

    “冬日需要保暖,猪也不容易长膘,反而容易瘦下来,不如杀了了事。”

    “全部冬日杀,那吃的完吗?其余的月份怎么办?”

    老师傅回答:“军户经济合作社修建了冰窖,杀得猪rou部分会放到冰窖中冷冻,部分会烟熏保存,还有少部分会腌制。”

    众人恍然大悟,果然准备的周全。

    一个百户所,不过是三十六头猪而已。

    猪是杂食动物。

    水里的水藻等,地上的植物根茎等,农作物的杆叶等,都可以用来打猪草。

    还可以放养几个月,让猪在土地中刨食获得部分食物。

    众人听得如痴如醉。

    每头猪一两银子的市价,挣三钱几分的银子,三头猪的利润就是一两银子。

    按照老师傅的养殖方法,不但能让猪以性价比最好的时候出栏,而且养殖成本也会降低,每头猪的利润可以达到三钱八九分,三头就是一两一二钱。

    军户经济合作社的总部,同样放在了大兴,中华重工的隔壁。

    从各地请来了十余名养猪有名的大师傅,同时也让他们带了徒弟,没有勉强他们。

    他们的徒弟不是自己儿子,就是家里的子弟。

    军户经济合作社的技术组,合计有五十余人。

    除了研究培育种猪,然后就是在各卫指导军户们养猪,以及防治猪病等事宜。

    根据朱高炽的指示,还请了有名的菜农,瓜农,果农等等,日后要搭建全农业的技术中心。

    把大明的农业技术都收集起来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