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五十三章 杀头改为发配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杀头改为发配 (第2/2页)

,集中研究和突破。

    其实朝廷也这样的部门。

    但是大明国土太大,朝廷的专职部门地位又不太高,到了朱高炽手里肯定不一样,会重点开发和培养。

    朱棣巡视的快,军户经济合作社的搭建可就没有这么快了,还在密云卫,密云后卫,通州卫组建。

    不过蓝玉被抓了。

    锦衣卫指挥使蒋献告发蓝玉谋反,引发了朝廷的哗然大波。

    随着蓝玉的被抓,景川侯曹震、鹤寿侯张翼、舳舻侯朱寿、定远侯王弼、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、户部侍郎傅友文……

    山西屯田建卫的武勋们,犹如被打了闷棒,塌下来一般,在山西被盯得死死的。

    北平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朱棣赶回了北平亲自坐镇,以备有不开眼的人造反。

    朱棣带回来一批名单,朱高炽也收集了一批名单。

    那些连效忠都不愿表态的高级官员,朱棣自然记了一笔,朱高炽则把不配合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千户层面的官员记了一笔。

    两父子的名单合起来,就是整个北平中上层的武官,可以认定不服王府的人。

    “这些都是聪明人啊。”朱棣冷哼一声。

    朱高炽点头认可。

    当然是聪明人,他们图长久,而不贪一时之利。

    燕王始终只是藩王而已,得势一时,得势不了一世,而蓝玉大案虽然爆发,却动摇不了太子一系的根基。

    皇太孙在,太子一系就不会被清算。

    除非是藩王成为太子,原本太子一系的官员们才会陷入危险,容易遭受清算。

    例如朱元璋办蓝玉大案,如果选的继承人是藩王,那么清算的对象,可能会包含整个太子一系。

    而目前的蓝玉大案,是因为蓝玉威胁到了皇太孙,嚣张狂妄无人能压服,所以才要被铲除,而不是为了消灭太子一系。

    正因为立了皇太孙,原本的太子一系,才是皇太孙地位稳固,顺利登基掌权的力量。

    所以聪明人都知道,真正能站到最后的,仍然是太子一系。

    只不过现在起零波浪而已,而破浪终究会平定下来,原来什么样的形势,以后也会是什么样的形势。

    太子一系,仍然会打压藩王。

    正如历史上,太子一系削藩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出了朱棣这个逆的人物,藩王不正是这些聪明人所预料的那般么。

    “既然不服王府,那就清理掉吧。”朱高炽冷冷的道。

    朱棣侧目。

    长子不是一向仁德么?

    “父王对这些人,应以蓝玉同党之罪,向皇爷爷上奏,把这些人发配到辽东。”

    原来还是仁义啊,朱棣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朱高炽当然知道,蓝玉大案会有一万五千余人被杀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有些浪费。

    像蓝玉这种主谋人物,杀了也就杀了,下面的人都杀了,就有些太扩大化了。

    发配到辽东种地,砍伐林木不好么。

    所以他让朱棣上奏,先打个样,有了示范作用,形成了前例,那么后面不定就会形成定例。

    至于让朱棣直接上奏劝朱元璋,那才是下策。

    人是最难服的。

    而对象是朱元璋,那更是难上加难。

    人家从乞丐到皇帝,就这份闪瞎人眼的本事,正是对自己手段自信到巅峰的时候,如何会听辈的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