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七十九章 四十卫的掌控计划 (第1/2页)
第162章四十卫的掌控计划 文书房。 隔间是等待室,李齐拘谨的坐在等待室,桌面上有一杯热茶,他没有喝,悄悄的看着外间。 有一面透明的玻璃,据是研发司的产物,此物的利润,李齐一眼就能看出来。 不过此商品没有挂在名单上,明总厂会自己筹办厂子。 研发司最近半年,听成绩喜人。 有不知道功效的叫做化肥的东西,还有煤黑,沥青,水泥等新商品,不少已经在实用阶段,即将投入生产。 煤黑就是外柜的同僚,在津与南方的商人交易,合计下单了一千余斤。 此物卖的贵,北平府的商人多是以两来购买,还是南方的商人财大气粗。 南方果然有钱,可惜总厂的发展计划,连山东都被叫停了,不知道何时重新启动。 不过这些都不关自己的事了,他离开了外柜。 外柜有很多的机会,可以挣大钱,他去年在外柜一年挣到了八十两银子。 一年八十两,如果总厂启动了山东市场计划,他有信心能翻一倍,不过他有了更高的追求。 透过玻璃,他看着文书房。 文书房的文书,皆来自于卫所,听最近招募的三人,是卫所的舍人,也就是千户百户家中子弟。 文书房扩建了一倍,有八张长桌,隔壁还有一整间资料房,有序的摆放各厂提供的章程纸张备案。 整理完一沓纸张,年轻的文书翻开一张黄封皮,中间有折痕,把那沓整理好的纸张放入,然后合上黄封皮。 拿起毛笔在黄封皮记录下来,洪武二十六年八月十七日,总厂七月产量与销量。 内中含有各个工厂和车间提供的资料,汇集起来就不薄了,那名文书抱去隔壁资料房,归档入库。 李齐收回了视线,虽然不知道那名文书在忙什么,但各个都显得干练。 文书房是最接近王爷的地方,北平二十余卫,多少子弟抢破了头想要进来。 在隔壁的会议室。 马林和徐宁发生了激烈的争执,马林浑然不顾,还是徐宁举荐的他,他也知道徐宁不会在意。 两人是聪明人,知道在王爷面前据理力争,不但不会令王爷生气,反倒是会增加王爷对二饶印象。 “铁道工程在徐掌柜的调度下,赢得了巨大的胜利,多处地段已经顺利通车。”马林拍了徐宁的马屁。 徐宁嗤之以鼻,知道马林接下来会什么,直接打断道:“虽然今年的修建计划已经达成十之七八,但是明年的修建计划会翻倍,铁道工程队需要更多的人手。” 从年初启动的铁道工程计划已经过了八个月,进度不快也不慢,总之如期完成。 明年已经提出,在今年的主干线基础上,延伸各州府。 只北平就有七县四州。 大兴县、宛平县、良乡县、昌平县、顺义县、密云县、怀柔县,通州及其下辖漷县、蓟州及其下辖平谷县、涿州及其下辖房山县 北平行省则有八府,三十七州,一百三十六县。 “根据新的计划,明年要涵盖北平行省三十七州,以及部分州府的人口大县,铁道工程队的人手不能消减。” 在徐宁的面前,马林落入下风,于是苦着脸看向众人,打起苦情牌。 “外柜诸厂筹建计划,以现在工程队的施工能力,是无法完成的,需要招募更多的工人。” 徐宁资历老,但是铁道目前的收支持平,只能养活自己,没有为总厂盈利。 工程队则不同。 靠着在民间的工程,例如新式煤炉,蜂窝煤商会修建改建工坊订单,还有王府、各处官府,大户们的人情订单,加上零零散散的工程。 工程队去年一年的盈利,有五万余两银子,所以马林有底气和徐宁争。 两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,接下来其余的掌柜也提出了要求。 可以预见。 随着百厂计划的推进,对于用工的需求,将会直线上升,这些生产力,则会创造巨大的财富。 简而言之,就是人均收入增加的经济理论。 传统的农业社会,粮食是主要的商品,而工业社会,扩大了其余商品和商品的互换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 人离不开粮食,但是钱不只是可以购买粮食。 一两银子两石粮食,五口之家,一年消耗五两银子满足肚子,其余的银子则用来更多的需求。 衣物,家具,农具,民用物资等。 例如一口锅一两银子,得到的一两银子,可以购买一套衣裳,衣裳得到的一两银子,可以再买一口锅,一口锅的银子,重复再买一套衣裳。 工业把土地中其余的资源开发出来:铁矿,煤矿,铜矿,金矿,银矿,石灰,大理石…… 随着技术的发展,又开始消费各类的稀有矿,气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