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两百章 大宁都司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两百章 大宁都司 (第2/2页)

>
    十五岁的少年郎有个屁的影响力,还在应府读书,王府虽然搭建起来,可权利还在北平行都司手郑

    并且大宁的建立,脱胎于北平诸卫。

    无论是卫所来源,还是北平行都司的搭建,有一半以上来自北平,其余才是蓝玉出征遗留下的部队,以及其余各地调来的卫所。

    陈亨才是朱高炽看重的。

    大宁诸卫不是铁板一块,在朱棣起兵时,不少将领顾虑朝廷,不愿意投靠朱棣。

    唯独陈亨一意孤行,强硬的手段,偷袭了不愿意归顺朱棣的军队,让朱棣顺利收复了大宁其余的精兵。

    这些燕山系出去的老人,和王府绑的太深,非常明白他们的前途所在,这才是值得信任的关系。

    至于宁王。

    未来朱允炆招他入京,他怕死不敢入京,拒绝了圣旨,同样只能选择朱棣,而且他也有自知之明。

    总之,现在宁王为就藩,宁王府没什么影响力,趁着这个关头,朱高炽借助陈亨,要和大宁诸卫深度绑定。

    那些属于王府的人,要支持他们,那些摇摆的人,要拉拢过来,控制了大宁诸卫,等于多了十万正兵。

    “你,李伯升,张辅,马林四人一起去一趟北平行都司,和陈亨敲定军户经济合作社事宜。”

    葛诚代表王府。

    李伯升和张辅一个是彭城卫舍人出身,一个是燕山左护卫舍人出身,其中蕴含的深意,聪明人看的明白。

    而马林是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具体事务执行人。

    朱高炽的安排,经过了深思熟虑。

    不久。

    葛诚先是以王府的名义,派人先往北平行都司递交了帖子。

    随后他们四人,和他们的随行人员,合计二十余人骑马抵达了大宁,北平行都司所在。

    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成立的比较晚,洪武二十年才告建立,从北平划出去的一块,等于是划分的朱棣的势力。

    二十年八月置大宁卫,九月分置营州左、右、中三卫,同时成立大宁都司,也就是北平行都司。

    之后建立会州、木榆、新城三卫俱隶之,相继有大宁前、后卫;营州后屯卫;营州左、右、前、中屯卫,兴州左、右、症前、后五屯卫。

    以屯卫专司屯垦供养核心战卫,以重要关卡的守御千户所保证后方物资支前道路的畅通和安全,配合野战卫所形成进可攻,退可守的战略格局。

    等宁王就藩后,营州三卫变成营州左、症右三护卫,等同于燕山左、症右三卫。

    营州三卫,和燕山三卫一样,都属于野战卫所。

    可以清晰的看出,大宁的野战卫以及屯卫,主要脱胎于营州三卫,而营州三卫原本属于燕王的麾下。

    每年的年节,营州三卫大部分的将领,会去王府拜见王爷,或者送上礼物问候。

    北平行都司都指挥使陈亨,派了王府的老熟人,营州中护卫指挥佥事徐理,在兴州迎接葛诚。

    徐理是河南人,原是北平府永清左卫的指挥佥事,属燕王部下,后调任大宁,担任营州中护卫佥事。

    “葛长史,许久不见。”徐理等待了葛诚一行人,大笑上前迎接。

    葛诚每年在王府都能见到徐理,深知此人极得燕王信任,同样热情的回应。

    “如何劳烦徐佥事来迎。”

    “我听闻葛长史要来大宁,哪里按捺的住,特意向上面请求,来此迎接葛长史。”

    葛诚和徐理的寒暄不提,人群中的张辅为之咋舌。

    在北平境内,王爷的威势,张辅没觉得奇怪,他也服自己的老子,早日投靠王爷。

    因为蓝玉之事,以及王爷的原因,他的父亲的确下了决定。

    但是张辅没想到他们抵达了大宁,虽然大宁是从北平划分出去,可万万没料到在大宁,王爷的威望仍然如此之高。

    难怪王爷对大宁的事宜,丝毫没有露出担心,会不会引起大宁的拒绝。

    要知道军户经济合作社的模式,含括了卫所中的底层旗官,算是分了卫所主官的影响力。

    不是王府的自己人,是很难接受这种方式的。

    他们父子来北平晚,对于王府在北平,以及大宁的卫王,张辅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    “徐叔。”一旁的李伯升,声的叫道。

    “你……你是李家的子,看来已经出息了,能为王爷做事,时间过得真快啊。”徐理迟疑了一阵,很快认出了李伯升的来历。

    李伯升不好意思的道:“我在王爷身边做事。”

    “为王爷做事,不就是为王爷做事,伱还分这么清,傻子。”徐理笑骂道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