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二十五章 试点 (第1/2页)
第208章试点 明日是出游的日子。 晚上却开始刮起大风,一夜的大风,直到明方才收起,接着又下起牛毛细雨。 边的景象很是灰蒙蒙的,朱高炽在台阶上,拉开幔帐向窗外看时,只见琉璃瓦在细雨中留下晶莹。 “看来今日要取消了。”朱高炽了然。 “让人去通知各家,不用赶来了,还迎…”朱高炽沉吟了片刻,又道,“把前几日得到的几株玉簪子送去府里的meimei们。” 大丫鬟闪着大眼睛,等朱高炽完了,领着人去箱子里翻找,然后端着木匣子,往后宫的方向走去。 朱高炽估摸这场雨要下许久,也打消了去总部的念头,前往了自己的书房。 公文都送去总部,长史府那边也没有送来朱棣批复的公文,昨日又和书堂告了假。 一下子突然闲了,有些不适应。 从厚厚的公文中,随意抽出一本看了眼,放下,然后再抽出,一直到来自陕西的章程。 在陕西和山西,王府的势力起到的作用越来越,反倒是通过商会,商人们发挥了大作用。 与陕西官府洽谈,关于蜂窝煤仿薪柴民生项目般免税,最后得到统一,主要作用来自商人。 在利益的促动下,商人能更加的发挥主动性,利用自身的优势,反倒是超过中华重工在外地的影响力。 中华重工在北平的顺利发展,让朱高炽生出了一些倾向,可山西和陕西之事,又触动了朱高炽。 不久。 朱高炽自己研了墨,铺开草稿,开始整理对这件事的想法。 一时间无从下手,思考了片刻,决定从头开始,理清楚头绪,以便找出方法。 “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生产模式,经过数百年的发展,不光是对技术进行了总结,对新的方式也进行了总结。” 北平——大宁。 北平——开平。 北平——山西。 北平——陕西。 北平——金州。 朱高炽画了几张图稿,陷入了沉思。 “激励相容”、“利益冲突”、“榨取制度”…… 发展中国家,和发达国家的区别是什么。 是缺少工厂吗? 引进密集型企业,引入大资本就算是工业化了吗? 中国模式的成功,很多人理解成是这种方式,因为开放后,国外引进的密集型企业和工厂,以及加入世贸体系,所以成功工业化了。 但真是如此吗? 那么许多发展国家,比中国的外部环境要更宽和,加入世贸的也更早,为何仍然没有工业化呢。 “如果想要让大明学习中国模式,复制经济起飞的过程,那么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一个“如果没有国家的积极参与,经济便不可能发展”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下来考察。” “那么不考虑中国模式,英国的工业革命又是什么样子呢,适不适合借鉴呢。” 朱高炽放下笔,眉头深起来。 不对。 无论是哪种模式,真正的“发展政治经济学”问题,是政府应该如何参与,而不是政府是否应该参与的问题。 哪怕后世的美国和欧洲,政府并没有退出国民经济,但其主要作用发生了变化。 更注重对收入进行再分配,或者解决如何瓜分经济蛋糕问题。 而发展中国家,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创建市场要素,包括社会秩序、社会信任、基础设施和商业网络等来把蛋糕做大。 使广大穷人有动力、有机会、有工具、有组织去创造蛋糕。 因此,越是经济的发展初期,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就越难界定,因为所谓“公共产品”的定义本身在发展初期很难界定。 比如市场和很多具备“外部性”的交易活动本身就是基本公共产品。 “那么大明呢。” 朱高炽喃喃道。 商人们在外省的胜利,让他疑虑起来,是否继续按步就班,还是调整方向。 摸着石头过河,朱高炽终于理解了其中的痛苦。 “大明是什么模式呢。” 朱高炽拿起笔,思考起大明。 “大明的模式,朝廷仍然属于传统的控制暴力,和提供社会秩序的工具。” “大明犹如发展中国家,缺少消除或克服市场失灵、解决市场缺失,以及市场创造者缺失的工具,和强大社会力量。” “大明是高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。” 分析完大明,朱高炽寻找新的方法。 外面的黄门,见王爷在书桌的行为,不敢进来打扰他,书桌旁的茶水,很快就凉了。 朱高炽拿起抿了一口,见状,黄门连忙走进来,端着茶壶,为朱高炽换了杯热茶。 黄门安静的离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