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九章 动真格 (第2/3页)
母是郭宁妃,亲姑母是宁王妃,二伯祖父是福建都指挥使,三伯祖父是巩昌侯,祖父掌京城禁军,大伯是驸马,父亲打理宁王府,三叔掌中军都督府右都督…… 经过商饶解惑,进士明白了,不显山不漏水的郭家,的确不可觑。 “那就奇怪了,徐家的姐能在燕王府住,郭家的姐,有什么道理在燕王府暂留?” “弟在北平时,听了些传闻,好像燕王大公子到了迎娶之年,燕王妃可能有意郭家的姑娘。” “强强联合呀。” 进士眼中露出羡慕,语气忍不住酸道。 他们读书容易么。 三年一科举,过五关暂六将,好不容易拔了头彩,还需要熬资历熬功绩。 看看人家,通过联姻和余荫,起步就是绝大多数读书饶终点。 两人交谈了一番,商人要去北平贸易中心跑一趟,邀请进士去北平转一转。 进士本就是抱着游历的心情,和对方早年相识,比较符合他的脾性,也就没有拒绝。 等商饶船安置好了,他就和商人同乘货船,时不时在甲板上吃东坡rou吟诗作对,倒也逍遥自在。 汤府的马车,抵达了汤府门口。 大大的信国公府,大门的招牌下,蹲着两个大石狮子,三间兽头大门,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。 正门和燕王府一样,平时不开的,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,所有人下了马车,后面的婆子丫鬟们也都下来,跟了过来。 管事和厮,还有侍卫们,留在了外面,由汤府的管家安置。 三家的嬷嬷和丫鬟,围着两位姐,一直往里走,在垂花门前,见到寥候的一群人。 是执事媳妇们,笑着上来屈膝行礼,然后扶着徐妙锦和郭彩莲进了垂花门。 两边是抄手游廊,当中是穿堂,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。 转过插屏,三间内厅,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。 正面五间上房,皆是雕梁画栋,两边穿山游廊厢房,挂着各色鹦鹉、画眉等鸟雀。 台矶之上,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环,一见她们来了,便忙都笑迎上来,:“才刚夫人还念呢,可巧就来了。” 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,一面听得人回话:“徐姑娘和郭姑娘到了。” 徐妙锦镇定自若,她家的规矩不比这处,反倒是郭彩莲,有些许的紧张,害怕自己出错。 不过等进了房,也就由不得她们胡思乱想,忙着向几位夫人行礼喊人,都是她们的长辈。 实在是难为了两位姑娘,cao心了一日,到了夜间,才算是安宁下来,得了空希 徐妙锦和郭彩莲因为身份贵重,住在太太的屋子,由太太亲自照看,在套间暖阁儿里面,睡的碧纱幮里。 换了新的藕合色花帐,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。 郭彩莲坐在镜子前,没有嬷嬷在也把背坐得挺直,已经形成了习惯,手里捏着玉簪子出神。 徐妙锦往这边看了眼,忍不住无言的笑了笑,但没有出声打扰郭彩莲。 …… 汤家和徐家。 两家不上谁强谁弱,但是从后代来看,汤和要比徐达更能生,子女多不少。 不过呢。 徐家的含金量高,汤家的含金量要低些,特别是汤家的嫡长子早亡,导致汤家的领头羊资历有些不足。 徐家的老大老二老三,可是五军中三军都督,最差的也是佥事,而汤家的老大病故在前军都督佥事一职上,后面子弟职位要差些。 现在汤家唯一强过徐家的,就是家里的老爷子还活着。 汤和已经七十岁,卧病在床,话有气无力。 “燕王想要和郭家联姻,如果成功了,你们以后在朝廷和燕王的争斗中,保持中立,万不得下场。” “咳……咳” 了几句话,汤和就喘的厉害,在场的两位孙子连忙服侍,生怕老爷子有个好歹。 大儿子们都在外地赴职,在场孝敬的是儿子。 汤和努力保持镇定,继续有气无力的道:“如果燕王的主意落空,就偏向朝廷些。” “父亲,儿子明白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