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7 说一百句好话,不如干一件实事 (第3/4页)
> 那边的煤,质量令人眼馋。 李郁无数次幻想,如果掉个个该多好。 就连陈老汉也说, 长兴煤炭烧出来的焦煤,热量值比本地的起码高3成。 别小看了这3成, 炉温高了,铁水质量提高的就不是一星半点。 因为促进流动均匀了。 当然炉温也不能太高,那样会爆炸。 这个度,全凭炉头的经验判断。 没有温度计。 铁厂绝对是个技术活儿。 若不是赖二在潮州府搞了这么一出,李郁的自产钢铁计划,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上马。 …… 不过, 西山铁厂的建立,和陈氏族人的到来,有人不开心了。 张铁匠父子,嗅到了一丝危机。 抢饭碗的来了。 虽说陈氏族人是冶铁的,自己是打铁的,属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。 但是备不住人家跨界。 从技术难度说,冶铁高于打铁。 李郁察觉了他们的担忧,觉得还是有必要安抚一下。 毕竟,他们的忠诚是高于陈氏族人的。 一起经受过考验,归属感更强。 有一桩承诺,可以提前兑现了。 给张满库娶个老婆! 说一百句好话,不如做一桩实事。 两天后, 他找来了张铁匠父子。 “最近在西山岛,还习惯吗?” “托老爷的福,住的好吃的好。” 张铁匠父子毕竟也是工匠营的负责人,待遇条件不差。 李郁拍拍手, 门外进来了一个姑娘,低着头,搅着衣角。 “你们看,这个姑娘如何?对了,还是同乡。” “老爷,这是?” “我答应过你们,好好干明年给满库续个弦。我想着,好事赶早不赶晚。提前办了吧?” “谢谢老爷。” 二人欢喜的很,手足无措。 因为这个姑娘,明显出身不差。 而且看起来就好生养。 “对了,以后有了孩子,开蒙的费用都省了。她识字的。” “哎呀,这也,这也~” 看的出来,张家父子对这桩婚事很满意。 …… 李郁又拿出了早就准备好了几件金首饰: “这是我的贺礼,收好了。” “以后,工匠的事你们要多费心。” “老爷您放心,我们若不上心,那还是人吗?” “我听人说,满库你对铁厂感兴趣?” “是,是有一点。” “我会安排你进铁厂,以学徒的身份。多学一点,总是好的。” 张满库高兴的跪地感谢。 对于匠人来说,这可是好差事。 能学到别人的技术,以后就更吃香了。 放在古代正常情况下,想学习一门技术。 先托人居中作保,做三年免费学徒。
学徒期间表现满意,师傅才开始慢慢教一点入门技术。 又是三年之后,才逐渐接触关键技术。 但是,直到出师,最核心的一成技术也是学不到的。 因为,猫教老虎尚且留一手。 何况是师徒呢。 李郁最后又叮嘱道: “张老爹,你年龄大了。不必事事躬亲,我希望你做好师傅的角色,多带合格的徒弟。不管以后有多少匠人,我只信你一个。” “是,老汉明白。” …… 一番笼络人心, 张铁匠父子脚步轻快的离开了李家堡,来时2个人,走时3个人。 一年后,搞不好就是4个人。 临行前,张铁匠父子还提了一个意见。 火枪枪管,到底用钢材还是熟铁的利弊问题。 钢材,寿命长,不易变形,但是加工费时。 熟铁,寿命短,但是加工容易,成本低。 这是个好问题, 李郁也要仔细权衡一下,好的兵器未必是最先进的,而是最适合军队的。 如今机床有了鲸油,替代工业润滑油, 钻枪管的效率更高,但是也要考虑到负荷。 毕竟,系统是一次性奖励。 钻头备件数量是有限的。 或许,钢质枪管可以装备部分精锐。 熟铁枪管,作为主流装备。 因为,一个很残酷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