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5 府尊大人口中的反清反满分子,一般长什么样 (第2/4页)
“乾隆是个厉害人,可他留下的烂摊子太大,下任皇帝解决不了。” “他年过60,我才30。论寿命,优势在我。” “咱们一边吸纳信徒,一边敛财,打造兵器。待到他驾崩,或者老糊涂不能理事了,就是弥勒下凡的日子。” “到时候,本教主振臂一呼,百万信众,冲出这郧阳大山,顺江而下。各地部众纷纷响应,四面开花,则清廷危矣。” “教主英明。” 这一次,众人是发自内心的钦佩。 原来,教主玩女人,并不是贪图享乐。 而是上升到了一种战略高度。 从造反的成本角度来说,洪教主是比李郁成功的。 李郁打的都是银弹,货真价实的银子。 洪教主,打的都是人弹,性价比贼高。除了费自己,其他没毛病。 …… 黄文运回来了。 沿着大运河,从京城回到了苏州府。 志得意满,准备大干一场。 在参加了接风晚宴后,他连夫人都来不及搭理。 就找来了李郁, 在府衙的后堂,书房见面。 这种待遇,也说明了李郁的地位。 “恭喜黄大人,简在帝心,封疆指日可待。” “呵呵,过了过了。” 黄文运嘴上谦虚,嘴角却是咧上了天。 李郁心想, 看来这一趟,收获颇丰。 “黄大人,皇上批准了?” “对。” 两人对视一眼,都懂了对方的意思。 “严厉打击本府的反清反满分子,很有必要。” “大人高见。” “明日起,本官就召集本府9品以上所有同僚,宣布这个决定。” “大人英明。” “你不是官身,不过本官得考虑你的意见。你尽管在幕后,让范典史出面做事。” “大人抬爱。” …… 临离开前, 黄文运还是不放心,追问了一句: “贤弟,你说皇上想看到什么?” “许多的人头,许多的钱,送到紫禁城。” “唔,本官赞成。你猜猜这次本官遇到谁了?” “和大人?” “对,不过他似乎不冷不热,捉摸不透。” “黄大人想听实话吗?” “即使是巡抚入京,和大人也是这般不冷不热。为了避嫌。” “哦,哦。” 黄文运有些尴尬, 看着李郁离开的背影,叹了一口气。 他听懂了隐藏的含义。 区区知府,和大人瞧不上。 即使是一般巡抚,也不过尔尔。 真不愧是这两年的,御前第一红人呐。 人比人,气死人。 罢了罢了,还是做好正事要紧。 次日, 吴县、长洲县、元和县、昆山县、新阳县、常熟县、昭文县、吴江县、震泽县,还有太湖厅,所有朝廷任命的官员,全部到场。 再加上,府衙的人,黑压压一大片。 …… 大堂之上, 端坐着两个人,左边是江苏布政使朱珪,右边是知府黄文运。 “拜见朱大人,黄大人。” 黄文运瞧了一眼朱珪,笑着说道: “老大人,您先讲两句?” “好。”朱珪这人不简单,短短几句,就表明了立场,“本官上任前,皇上曾叮嘱我,江苏不能乱,大清不可一日无江苏,江苏不可一日无苏州。本藩台立下了军令状,明年的钱粮只能超额完成,决不能亏欠。到时候,还望各位精诚配合?” 黄文运立刻打圆场,接过话茬: “本府鼎力支持。” “谨遵朱大人,黄大人钧令。” 黄文运收起了笑容,冷冷的说道: “从今日开始,苏州府的首要任务,是严厉打击反清反满分子。凡是有勾连帮会,私通贼寇的,不论身份,一体捉拿。” 元和知县张有道,向前一步,拱手问道: “若是有功名的士绅,是否需要报府衙?” “本府再强调一遍。本官是奉皇上圣意,不是一时兴起。” “下官遵命。” “规模要大,速度要快,还大清一个朗朗江南。” 黄文运站起身, 手指着外面,大声说道: “诸位同僚,速速办差去吧。” “本官等着你们的好消息。” …… 黑压压的官员,各自骑马坐轿离开了府衙。 府城的消息灵通人士,很快就嗅到了味道。 山雨欲来风满楼! 脑子活泛的,已经派人送上了厚礼。 脑子不灵光的,还在傻乎乎的观望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