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战记:弯刀与箭痕_第二百四十章 插叙?继承者之死(下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二百四十章 插叙?继承者之死(下) (第2/2页)

命,使他下意识的喊出了对完颜雍更为严肃庄重的称呼。

    因为在熟读经史、汉化已深的他想来,太子允恭虽死,但太子尚有嫡子,陛下尚有嫡长孙,按照嫡长子继承之制,本就该由太子嫡子完颜麻达葛继承接续,是为皇太孙,而现在呢,陛下却要他往中都去,去解了已被圈禁两年之久的自己的儿子们,故太子允恭的兄弟们,赵王永中,徐王永蹈,还有隧王永济,还要将这些曾经各自拥有势力的亲王全都带到行在召见,陛下此举,究竟意欲何为?难道是要在诸王中,另则一人入主东宫么?

    “怎么?汝有何疑惧?”完颜雍淡淡的瞥了一眼跪地的完颜襄。

    “陛下,而今太子虽已薨逝,然太子之嫡子,陛下之嫡孙金源郡王尚在,郡王自幼聪慧,机智过人,通汉及女真语,熟悉文治,才华横溢,实乃大金之福,社稷之幸,臣斗胆,未可知陛下突然解除三王圈禁,是有易储而另立诸王之意耶?”

    “太子薨逝,麻达葛年才十七,虽明敏聪慧,然仍缺治政之经验,加之少年心性未定,颇好女色,如此之下,若令他骤入储位,何以压服诸王,何以令群臣敬畏?”完颜雍摇头长叹一声道。

    太子允恭之死,他虽伤心不已,但帝王的视野,不能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,他要面对残酷的现实,那就是,允恭死后,何人可继承太子之位?事关大金江山社稷、国运延续,他不得不慎重考虑。

    “陛下,金源郡王虽年少,却英姿勃发,卓然有英雄气,颇似陛下当年呐,襄冒死建言,若假以时日,陛下百年之后,他必是能延续陛下大定盛世的一代英主,陛下当再给郡王些时间成长才好。”完颜襄再度重重下拜,恳切开口道。

    “呵,给他时间?朕的时间恐怕亦是不多矣,不必再说了,天家传承之事,朕之深意,汝此时尚且未看明白,无碍,以后,你会明白的,且去,唤上左宣徽使唐括鼎,一道快马回中都去,由你来解除三王的圈禁,将他们带来行在,由唐括鼎为致祭使,先行代朕致祭太子。”完颜雍最后挥了挥手,轻轻闭上了双目,命完颜襄退下了。

    完颜襄不敢再言,亦不敢违抗这位积威二十余年的大金帝王的诏命,他唯有带着沉重的心情,恭敬的退出帐去了。

    完颜襄出帐之后,帐内的完颜雍却是再度睁开了双眼,他轻轻摇头,再度一声长叹,他何尝不知嫡长孙麻达葛的才华?但,他不能在允恭刚死后,就迅即立他的儿子为皇太孙。

    为何?因为那会使得麻达葛失去进取心、危机感和紧迫感,因为一旦他的太孙之位来的太过轻易,便难免不会珍惜,他会一直活在群臣的表面恭维之中,而丧失了真正面对残酷朝廷政争的经验,如果是那样,自己这个皇祖父在位时,还不敢有人会反,会当权臣,那么有一天自己驾崩之后呢?这个嫡长孙没有经过残酷的政争,没有历练出一副冷酷铁血杀伐的心态,那么届时,他如何才能压住一众比他年长、比他有军功、比他有政治经验的宗室勋贵和宰执大臣们呢?

    他完颜雍的继承人,绝不能是一个昏庸懦弱之辈,更不能被权臣所左右!

    所以,释放永中、永蹈、永济三王,他不但现在要释放,还要给他们三人恢复爵位,给予官职,让他们在朝堂上发出声音来,当然,他同样会抬升麻达葛的爵位,同样会给他官职,他倒要看看,他的孙子麻达葛,在他活着的时候,能否应付得了诸王的竞争,应付得了诸王为皇位所施展的种种权谋。

    从允恭死的那一刻开始,他就要让麻达葛时时处在紧张之中,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,他要试试这个嫡长孙的成色,若是麻达葛经不起诸王的政争考验,被诸王的权谋给轻易打垮了,那么,他就不配在未来坐上这把龙椅,不配执掌大金的天下。相反,若是他能迅速成长,以不变应万变,心胸开阔,凝聚文武,听得进建言,改得了过错,容得下叔伯,那么,他才有资格在将来继承大位,成为他完颜雍之后的大金之主!

    麻达葛,我的孙儿,皇位传承,从古至今,何时简单过呢?没有争斗,才不正常!不历经一番风雨,你又如何成长?

    虽然祖父很爱你,但若你真的不是帝王的材料,没有通过考验,那么,在你的叔叔们中,朕总能择优拔出一人,来继承大金的天下,这,就是帝王的抉择!

    而就在完颜雍如此叹息而思之时,中都城内,被严密看守圈禁的曾经的赵王府,长满野草的庭院内,只有一名老仆在侧,此时,完颜永中已遭圈禁近两年,早已被贬为庶人。当老仆亢奋的拿着扫帚,将完颜允恭薨逝的消息告诉给完颜永中时,他正在一间院里的破败佛堂内,低头跪拜诵经,当听到这个消息时,完颜永中那捻着佛珠的手猛地一顿,而后,他缓缓睁开了双眼,抬头看向佛祖的塑像,嘴角微微扯出了一丝笑容,他轻声开口道:“瞧瞧,我们的机会又来了呢。”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