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四十章 插叙?继承者之死(下) (第1/2页)
天平山,好水川(今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境内) 这里位处漠南山后之地,大兴安岭南段支脉,河流众多,向西北方向放眼望去,叠峦层嶂挟原始森林,汇成滔滔碧浪,从遥远的天际按梯队、分层次地向天平山涌去,遥望东南,则是一马平川、肥美辽阔的漠南草原,这里夏季雨水丰沛,有云就会有雨,天平山的众多峡谷中林木繁茂,种类众多,黑桦、白桦、天然山杨、红松,上好的木材应有尽有。而良好的天然环境,丰茂的牧草、树木,也使得这里成为了众多野兽和鸟类的繁衍栖息之地,马鹿、猞猁、黄羊、雪兔、棕熊、金雕、灰鹤、桦隼、黑琴鸡等等,只要你足够聪明和勇猛,并且有一把好弓,一匹好马,一袋箭矢,那么,在这里游猎,你总能有所收获,而绝不至于空手而归。 因为天平山,好水川之地的优良环境,夏季的难得清凉,使得这里自辽朝时起,就成为了辽主夏季捺钵的必然驻跸之所,而到了金朝之时,金人继承了辽人的捺钵之制,因此,自熙宗朝开始,每到入夏酷暑将至之时,金主常会离开都城,避暑于此,尤其是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后,因为夏季山前燕京之地的酷暑难耐,女真人不耐酷暑,所以,无论海陵王,还是大定天子完颜雍,时常都会选择在入夏之时,车驾北上,至天平山好水川避暑,直到初秋之时,才会返回燕京。 而此时,已是六月中旬,盛夏时节,最是酷暑难耐,天平山下,好水川前,已然绵延起伏的搭建起了无数帐幕,如今,大定天子完颜雍,已然巡视完上京故地,恰好在返回中都途中,车驾停留,避暑于此。 夜幕下,驿马飞奔而来,马蹄阵阵,其声沉闷急促,打破了避暑于此的一众金人权贵、文武大臣的高歌欢宴,也给了原本开怀畅饮的完颜雍重重一击。 金顶大帐内,完颜雍在听了气喘吁吁而来,颇为狼狈的中都信使的报信后,如遭雷击,他彻底的扔下了酒杯,“哐啷”一声,酒杯落地,完颜雍欲从上首的金座上起身,却眼前一黑,再度跌坐了下去。 “郞主!” “陛下!” 下首的一众女真勋贵、伴驾文武官员,在听到信使的带来的消息后,同样大惊失色,但眼见上首的完颜雍站立不稳,他们不自觉的一齐起身,担心的喊出了声来。 完颜雍努力的想要稳住身形,想要抓住金座的扶手坐直了,但他仍旧失败了,彻底了靠在了金座的椅背上,而后,他便彻底晕阙了过去。 信使带来的消息如惊涛骇浪,让他不敢相信,不愿相信,也不愿面对,所以在种种情绪的冲击之下,他彻底晕死了过去。 因为,他的嫡长子,他最爱的儿子,他悉心培养二十余年的太子,大金未来最理想的继承者允恭,死了!他竟然就这么因病而死了!死在了自己的前头! “陛下!御医,快传随行御医!”萧国公、平章政事完颜襄率先反应了过来,他一个健步冲上榻去,扶住完颜雍的身体,将他彻底放平,因为金座足够大,勉强可以放平完颜雍的身子,而后,他大声喝令帐内众人道。 这突变来的太快,使得下首众人一阵慌乱,而后,在完颜襄的喝令下,有人迅速往帐外奔去,开始大声往帐外传唤御医去了。 第二日清晨,一座宽大的雕花居帐之内,完颜雍方才缓缓醒来,在服了御医所开的宁神静气的汤药后,他轻轻的挥手,将一众守在他榻边的宗室、勋贵、大臣全都赶了出去,他要一个人好好的静一静。 而在这些勋贵、宗室、大臣们出帐之后,他们却又三五成群,低声的在大帐外附近小声议论了起来,并时不时的就将目光投向完颜雍的居帐。 待到这天夜里,完颜雍遣人传召,令完颜襄独自一人至居帐中入见。 居帐内,完颜襄快步入内,并向帐内脸色苍白、皱纹深重,辫发凌乱不曾休整的完颜雍,行了撒速拜礼。 “完颜襄,你上前来。”大帐内此时只有他们二人了,完颜雍再度招手,让完颜襄就近靠到他的榻边来。 “襄在此,全听郞主吩咐。”完颜襄低头恭敬的行至榻边,再度跪地,沉声道。深夜召见,天子必有大事相托。 “你乃我完颜氏宗亲,有治国大才且忠诚无双,以此故,朕不但授你为平章政事,还令你兼领大宗正之职,而今,太子骤然薨逝,大金储位空虚,朕不得不另则继承大统之人,为社稷计,却需你往中都走一趟了。”完颜雍凝视着跪地的完颜襄,缓缓道。 “郞主有诏,襄无有不从,不知我此去中都,欲行何事?”完颜襄低声问道。 “去解了永中的圈禁,也解了永蹈、永济的圈禁,把他们都带到天平山行在来见朕!”完颜雍微微聚目,沉声道。 “陛下!”完颜襄一时惊诧莫名,猛地抬头看向榻上靠坐着的完颜雍,这个诏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