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:回到知青下乡那些年_第一百三十八章 麦忙天去钓鱼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麦忙天去钓鱼 (第1/3页)

    第138章麦忙天去钓鱼

    院子里,王承舟死命的转着圈儿,怎么都不肯受那一拜。

    老郭头急得直跺脚。

    自己家里穷,一把白面还是找人借的,哪儿有东西付诊金?

    若是再不表示一下感谢,心里头如何过意得去?

    可是,让一个年近花甲,比自己爹年纪都大的老人给自己磕头,王承舟是绝对不能接受的!

    这不是折寿吗?

    哪知道,正拉扯。

    郭大柱慌慌张张的从屋子里跑了出来,哭丧着脸,张着大嘴,吼道:“完了,没了!”

    说完,摊着两只手,都快哭了。

    挺大个汉子,却一副失魂落魄的衰样,气得郭水生头也不磕了,瞪着眼睛骂道:

    “瞅你那点儿出息!”

    “到底出啥事儿了?”

    “啥玩意儿完了,没了?”

    “爹,春桃的奶水又没了。”

    郭大柱丝毫不管,揉着眼睛,带着哭腔,“孩子才吃了没多大一会儿,就瘪了,正急得哇哇哭呢!”

    “这可咋办呐?”

    “春桃这是奶水不够啊!原以为是条小瀑布,哪知道,滴答几下,就断流了。”

    这小子,说起话来,总是出人意表。

    要么憨直得可怕,要么抖一下激灵,能把人雷一个跟头。

    一家人立刻就紧张了。

    即便未经人事的大姑娘郭明月,都不由得皱起柳眉,咂摸起了尖尖的下巴。

    奶水不够可不是小事。

    轻则,容易造成小孩子营养不良,重则,甚至会加大夭折的风险。

    不过,相较于儿子的慌乱,老郭头仿佛有了主心骨,立刻看向王承舟,眼巴巴道:

    “小子,我说我给你磕个头,你不让磕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好了,又得求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说,咱咋好意思再开口嘛!”

    王承舟禁不住笑了,却没有搭话,而是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琢磨着,有什么简便又廉价的方子。

    毕竟,既然赶上了,就得好事做到底,彻底把问题给解决了。

    犹豫的功夫,父子俩的心就提了起来。

    觉得,是不是自家一直空手套白狼,啥报酬都出不起,让人家王卫生员厌恶了?

    要知道,现在可是麦忙天。

    人家一大早的,便渡河赶过来,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,确实是仁至义尽了。

    即便心里有些想法,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喂,你给她治吧。”

    郭明月性子急躁,当即就拍着胸脯,揽事儿了,“咱没钱报答你,却有一副好身体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你治好了我春桃侄女儿,有什么要求,你尽管提。”

    “咋使唤我都可以!”

    这憨批丫头,真是虎到家了。

    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东西,本意是用劳动支付,却弄得跟rou偿似的。

    郭水生和郭大柱父子俩捂着额头,低着脑袋,直抽冷气。

    面对这样一个虎了吧唧的玩意儿,王承舟总是控制不住起鸡皮疙瘩,禁不住瞪了她一眼,满脸嫌弃,“你别说话!”

    “我!”

    郭明月气得胸脯立刻就挺了起来,举着小拳头,直咬牙。

    可人在矮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

    现在,正是求人家的时候。

    只好气鼓鼓的闭上了嘴巴。

    王承舟思考了一阵儿,忽然,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一拍巴掌,道:

    “有了!”

    “其实,针对这种情况,开药方子不如食疗来得稳妥。”

    “说起来,这又是一个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土方法,而且,不花钱就能办到。”

    “是啥?”

    一听有这么好的事情,老郭头探着脑袋,满脸激动。

    “鲤鱼!”

    王承舟心里头振奋,两个字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闻言,郭大柱忽然长大了嘴巴,满是怀疑。

    挠着头,嘟囔道:

    “这咋又是大葱又是鲤鱼的?”

    “到底是治病还是做菜啊?”

    “真是奇怪,治病不开药,净弄些吃食,怕不是个厨子吧?”

    郭明月托着下巴,斜着眼睛,怕是跟他一样的心思。

    不过,她虽然虎,却并不傻。

    王承舟单用一颗大葱,顷刻间就治好了春桃,她可是亲眼所见。

  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