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家门徒_第六十四章:神通不神,术法有法!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六十四章:神通不神,术法有法! (第5/5页)

见略同,也笑了起来:“这个,老叔就没办法告诉你了,因为老叔我也还未成道,尚还在修道,也在思考如何解决世界一切矛盾冲突,达到那万象归一的境界?这个,就只能靠你自己解决了。”

    王平一想,也是。就好像《太乙金华宗旨》,在传道问题上,就是这么说的…

    道本无隐,而心传极秘。非秘也,非心授心受,不能授受也。口传故妙,而领会难一,况笔示乎?

    名师,无过夫子佛陀。夫子授徒三千,贤人七十有二。佛陀传法四十载,座下五百阿罗!

    故而,修道如饮水,师长可以递你一碗水,却无法替你感受,冷暖如何,还得自己品味。

    一念至此,遂回道:“也是,大道还需自己领悟。小侄多谢老叔提点!您刚才讲到术法的关键在于虚诚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,与天地精神相往来,这点我大致明白了。还请老叔详细的讲解一下术法的优劣之处?”

    金罗盘道:“你这话问得好!术法,并非万能,也有软肋。与其说是道法的软肋,不如说是天下教法共同的软肋。不管你学哪家,儒道释,还是巫术降头、走马过阴、上贡祭神?这无论哪家,在最后一步之前,都是一直有这软肋存在,不可避免。”

    王师傅历来就以聪明人自居,既然聪明,自然具备思维敏捷,举一反三等基本素质。就回道:“吾有大患若身乎?”

    “长青果然敏捷!”,金罗盘赞了一句,然后开始解释。

    “不错,这软肋就是身体。俗语说得好,英雄志捧日,擎天难抵饿,大将军手中棒翻江倒海,难抵饥寒穷。这饥寒啊,它不认人,不管你什么王侯将相,也不管你什么大德贤圣,活释仁波,大仙真人,只要还未真个成佛做祖,还有这臭皮囊,在它面前,你就嘚瑟不起来!”

    王平一想,确实如此。就把魔僧的老话翻了出来:“是啊,还是老君看得透彻,吾有大患若身啊。术法高深,乘风御气,呼风唤雨。讲经说法,顽石点头,鬼神俯首。都不抵了饿,也难以抵挡子弹。除非真修炼到化身千万,聚则成形,散则为气的最高境界,不然就难以抵御现实物理打击,嘚瑟不起来。”

    孺子可教,金罗盘就谈性大发,滔滔不绝。

    “就是这个理。说白了,法术神通这些,最大的效用还是在于精神层次,沟通阴阳两界,治理鬼神。却难以直接干涉现实物理世界。这就是此方世界的天地规则。道法虽可阳世显圣,但也难抵挡现代科技热武器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太上才说,万物负阴而抱阳。这世间万法,都有弊有利。其作用大小,归根究底,还是在于双方实力对比。术法能治鬼患,却不可抵御人祸。在这方面,武艺拳术,刀枪剑法,都要比术法更靠谱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道家呢,就是世上最老成,最现实,最富有智慧的学派。既是眼光远大的理想家和战略家,也是注重现实的实干家,道家的内容包罗万象,很难以用一个概念来给它下定论。咱们从来不妄语粉饰,遮掩其非,遇到问题就会想办法解决。”

    王平一想,确实如此。道家的确不怎么爱粉饰,这点上,主要是因为祖师爷们开了个好头。

    老子直言,吾有大患若身!

    庄子不掩饰自己生活困苦,曾找河监借粮的窘迫。

    列子也在著作中自曝家贫,不但自己饿得脸黄肌瘦,就连夫人也不满抱怨!

    后世道人,也继承了祖师爷的优点。比如邱长春,李西月等,都是有话直说,不妄语粉饰的代表人物。

    由此也可以知道,老叔刚才没有乱说。列子御气乘风,也不抵饿。

    此番心思,只是转眼间事。金罗盘还在继续论道。

    “道门前辈,深知此理。所以就齐头并进,提出‘内炼金丹,外执金锋’的理念,来弥补术法的短板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王平忍不住就插了一嘴:“内炼金丹,外执金锋,在我的理解就是法武合一,两手都要抓。就像金老先生笔下的华山派,分气剑二宗。这气宗代表岳不群,虽然内力深厚,但却还须偷学辟邪剑法,方才能力压四岳。剑宗代表令狐冲,虽剑法深妙,但直到炼成吸星大法和易筋经后,方才能天下无敌,笑傲江湖。”

    金罗盘就呵呵一笑:“气宗剑宗,法武合一?这比喻倒也贴切。不错,这法就是丹,锻炼精神,炼则为丹,用则为法。内炼有道,则神动天随,气至将随。精神凝练,则一点灵光即是符,感应天地,招神谴将,如臂指使,无物不应。”

    “外执金锋,就是世俗武艺,锻炼rou身。rou身打熬好了,则生命力顽强,忍得了饥,挨得住饿,抗得住冷,抵得住热。武功练好了,若有人要害你,就防得了身,逃得了命。”

    最后,做了个总结:“神通法力,世人常视为一体。实际上呢,它是三个概念。神通为精神意识感受,为佛门所擅长。法力呢,其实就是术法加武力。心力为法,法治鬼患。物理力为力,力御人祸。两者相加,才叫法力——道门所追求的法力!”

    此番论道,彻底推翻了王平以前的感观。以前仗着识海里住着位元神老怪,就对这老叔不大以为然。此时方知,往日小看了天下英雄,无论哪行,能享大名者,绝非等闲。

    今日论道,确实是大有所得。虽然魔僧也爱讲道,但毕竟出生禅宗,哪怕是禅宗不是正正意义上的释家,但是不正宗的释家,也还是释家。所以,魔僧平时却是不怎么讲这些。

    所谓兼听则明,旁听则暗。无论你喜欢哪门学科,欲了解真实性状,知晓这门学科的优缺点,那最好去看看竞争者和反对者的意见,往往能听到些真实的东西。

    俗话说得好,最懂你的,不是自己,而是你的敌人。所以这世上最懂道术的,就是和尚。最懂佛法的,就是道士。最懂儒学的,就是和尚跟道士。

    说来说去,还是那句话:旁听则暗,必成凯子。兼听则明,方为精明!

    王平想想往日的轻视,还真有点惭愧,就冲金罗盘深深一礼,诚恳的道:“老叔高论,小侄大有所得。多谢老叔提点!”

    金罗盘呵呵一笑,摆摆手:“你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,有所获益就好。不过呢,这术法道理虽明,但还需练习。你明白是一回事,会不会是另一回事。你回去之后,也不能懈怠,还需勤加练习才是。”

    此言确是至理。壁如:世人皆知行商真谛就是低买高卖。但有几人能做到牛雨、李超人层次?原、子弹的原理度娘上就有,又有几人能造出来?

    “老叔提点得是,小侄省得!”,王平恭敬的应了声。

    金罗盘道:“既如此,老叔也就不饶舌了。你且附耳过来,老叔传你道门祈风祷雨,隐身遁形,招神遣将,气禁御物等咒决并阴阳之法。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