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41.上兵伐谋 (第1/2页)
当张郃和徐晃率部到达白马的时候,已见张泰和张辽一起,在含笑相迎了。 哈哈哈哈! 众将相见,分外亲热,均明其意,均是仰天大笑。 他们悄然聚在一起,谋划如何袭击黎阳。 因为袁绍率部逃往黎阳,屯兵黎阳,欲再战李白。 袁绍之子袁尚也率部南下,增援其父。 袁尚,字显甫,汝南郡汝阳县人,袁绍的第三子。 他容颜俊美,受到父亲袁绍的偏爱。 所以,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支援,能加重自己在父亲心中的份量,借此让父亲早日定世子,将来袭父亲之位。 ~~ 李白则是揽着吕瑞玲,进入中军大帐,召来女兵,服侍他们俩沐浴更衣。 两人恩爱几天,李白便辞别吕瑞玲,稍作乔装,领几名骑兵服侍自己,便以小商队的形式,南下汉中。 他要寻找一位重要人物魏延。 此人身长八尺,面如重枣,义阳人,字:文长。 其善养士卒,勇猛过人,性矜高。 此人原是山贼,后被汉中太守张鲁收编,但是不得重用,至今也仅是张鲁军中一个部曲督而已。 ~~ 张鲁,字:公祺,沛国丰县人,相继袭杀汉中太守苏固、别部司马张修后割据汉中。 ~~ 魏延如此有勇有谋之人,得不到重用,令李白感觉十分可惜,所以,李白要收服魏延为其所用。 李白通过花钱,四处打探,终于找到魏延的军营。 他以魏延远房亲戚的身份,在一家小酒肆宴请魏延。 ~~ 魏延艺高胆大,单身赴宴。 李白亮明身份。 魏延拔剑,要杀李白。 当然,他也是试探李白。 毕竟李白是汉相,名声在外。 他不可能杀死李白。 他心里明白,李白是来招安的。 他也盼着有大人物来招安,这个大人物要比张鲁好。 张鲁之前招安他,却不重用他,让他感觉憋屈。 ~~ 李白淡定地说:“文长兄,稍安勿躁!汝武功高强,李某乃一介文酸,待李某说说情况后,汝再杀吾不迟,可否?” 魏延摇了摇头说:“汝非文酸,乃万马军中来去自如的刀客,雒阳朝廷的丞相、大将军,统兵数十万。汝来此,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。” 他话是如此,但也收刀入鞘。 ~~ 其实,李白是一个剑术高手,而不是刀客。 但当年太皇太后何氏赐他鸿鸣宝刀,他现在偶尔在万马军中过过手瘾,也是刀作剑用。 他明面上是用宝刀杀敌,但他使用的是剑术。 ~~ 李白打个手势,示意魏延落座。 然后,他也坐下说:“文长兄,张公祺所处的汉中,既是连通四周之战略要地,也是腹背受敌之危险之地。 一是东面,张公祺需要面对益州的强敌。 二是面对西面的韩遂、马腾。 所以,公祺自守有余,不敢惹事。 然自守非长久之计,终有一日,汉中会被人夺取。而无战事,汝必不得重用。 现汝之状况,尚不如之前当山贼强。” 魏延沉重地“唉”了一声,神情有些沮丧。 现实如此,李白一语直击其心窝。 ~~ 李白见状,便给魏延倒茶,双手端茶碗而起,呈送到魏延面前。魏延受宠若惊,不敢接。 李白遂端碗于自己嘴边,一饮而尽。 他放下茶碗,又说:“当今,雒阳朝廷虽小,但是,代表汉家天下正宗,武有赵子龙、徐公明等等名将,文有荀文若、戏志才等理国奇才,所辖区域地盘也在逐渐壮大。 人口就不用多说。目前天下各区域中,以雒阳朝廷人口数量最多,达三千多万人。 李某在官渡、延津打败袁绍,斩颜良、诛文丑后,雒阳朝廷又多了很多人口。 屯田制和建安之治,确保了雒阳、许县之繁华,也确保河内、并州、幽州逐渐繁荣。 若兄来投,必受重用。 目下,李某正与袁本初大战,乃急需用人之际,兄何不来投,把握机会,建功立业。 若兄来投,即封校尉,并授以兵权,独立领军征伐袁本初,以后视建功情况再晋升。 若兄能引名将来投,即封兄长为中郎将,如何?” ~~ 魏延闻言,激动万分,热泪盈眶。 他随即起身移步,下拜于李白面前。 他泣声说:“丞相恩宠,小人愿誓死相随。 但小人目前身份地位不高,恐怕无法劝服其他名将来投。 故小人愿先为丞相伐袁之战中,充当马前卒,抢立战功,再来替丞相招揽将才。” ~~ 李白扶起魏延说:“吾得文长兄,如得樊哙也!” 魏延闻言,更是激动,泪流满脸,又拜于地:“既得丞相看重,小人当为丞相战至最后一滴血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