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漫三国行_41.上兵伐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41.上兵伐谋 (第2/2页)

    李白又扶起魏延,亲切地说:“文长兄休多礼。平定天下,才是李某心愿,但愿文长兄尽快随李某回归中原,征伐袁本初。”

    他说罢,扶魏延落座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魏延也疑问:“丞相虽是天下奇才,但袁本初乃关东士族首领,虽官渡一战损兵折将七万余,但其实力不减。丞相如何完胜之?”

    ~~

    李白便给魏延介绍袁绍的真实面目。

    他说袁绍此贼实为大汉帝国的真正掘墓人。

    袁贼也是眼下全新士族时代的揭幕者。

    此贼费尽半生心血,所谋划的巨大阴谋,乃是为推翻延续四百年的汉家王朝,开启一个持续四百年的新时代。

    袁贼将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一齐埋葬,最终摧毁这两根支柱支撑下的汉室皇权,彻底颠覆大汉王朝。

    魏延频频点头,表态感受深刻,若非如此,自己也不至于去当山贼,弄得出身不好,至今报国无门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接着,李白又分析说,袁贼力主请董卓率大军进京,就是为了把整个中枢朝局彻底砸烂,让整个天下彻底分崩离析。

    然后,袁贼他自己起兵,握着讨伐逆贼的大义名分,接着去依次扫荡各地诸侯,最终牢固掌控天下,由他自己来当皇帝。

    但袁贼万万没想到的是,其引董卓入京,也打破其梦想。

    前宦官首领张让临死前曾哀泣:“我等灭绝,天下大乱也!

    魏延怔怔出神地望着李白,听入迷了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李白为争取魏延,也为争取魏延背后的朋友,又继续深入分析袁绍必亡的原因。

    他说董贼入京都,却不受控于袁贼,反而自立,这也让袁贼最终功败垂成,一腔雄心壮志成空。

    接着,袁贼一错再错,又称长安帝刘协非先帝亲生骨rou,欲另立刘虞为帝。

    袁贼此举为世人看穿其心思,也使袁贼从此踏上不归路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说到此,李白又给自己倒茶,端茶润润喉,然后又接着说袁贼一直高估了他这个关东盟主的影响力。

    但袁贼这个盟主的头衔其实没有法统上的效力,对其部属和其他士人的号召力也是极其有限。

    张儁乂来投雒阳朝廷,便是最好的证明。

    所以,袁贼部属对其无法像对绵延数百年的汉室的那样从心底里效忠。

    其部属跟着袁贼最主要目的是要争取最大利益,这就造成其内部河南派与河北派激烈的内斗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魏延如少女一般,托腮望着李白,凝神听着李白的每一句话,每一个字,感觉李白太厉害了。

    李白续说袁贼既无雒阳朝廷那样的合法性,其在招贤揽才方面就远不及汉室,即便有人去投袁贼,但有丁点不舒服便会走人。

    袁贼在官渡之战中的失败,很多人认为败于此贼之个人优柔寡断、不会用人。

    实乃是袁贼之合法性不及李某,其必须兼顾内部所有派系的利益。

    而李某麾下,则是团结一致,都是同心匡扶汉家天下之名士名将,袁贼如何是李某之对手?

    ~~

    魏延听得,眼睛眨也没眨一下。

    李白说官渡之战前,袁贼本应重视本地民生。

    因为袁军经过几年鏖战公孙瓒,已经师老兵疲,但袁贼急于当霸主,还要出兵和李某斗。

    而李某呢?一直屯田养兵,兼推“建安之治”,人口钱粮,李某远多于袁贼。

    除了军事上的谋略,战争背后打的是人口、钱粮。

    文长兄,汝可想想,官渡战后,袁贼还有多少人口?

    李某现是凭绝对的硬实力碾压袁贼。

    还有,袁贼一直做不到像李某如此不拘一格用人才。

    袁贼是以关东地域为号召,所以只能重用关东人。

    一些关西将领就算有本事也只能放弃,即便是沾染了关西风格的关东人也不行。

    比如出身并州的吕布,先后投靠袁贼兄弟,结果在二袁那里都讨不了好,只能灰溜溜跑掉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魏延又频频点头,完全被李白分析袁绍必败的原因所迷。

    李白说完许久,他还在对面频频点头,尚未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因为李白分析袁绍必败的原因,太精彩了。

    李白伸手,在魏延面前晃了一下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魏延才回过神来。

    他又晃晃脑袋,说:“丞相分析太精彩,小人听入迷了。

    不过,听丞相一番分析,小人也可以为丞相立一大功,可为丞相引荐一人。

    因为小人可以拿丞相这番话,来劝服此人。

    此人乃是荆州长沙郡虎将黄忠。

    小人以前在义阳为山贼之时,黄老将军曾率部来平叛。

    小人荣幸,曾与其交锋,败于其刀下。

    其文韬武略,非一般人可比。

    而且,此人忠于汉室,但因年纪偏大,也是一直不得重用。

    小人有幸,与黄老将军不打不相识,不打不成交。

    现在,小人与之交情甚厚。”

    ~~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