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54.黄雀在后 (第1/2页)
左贤王部溃败。 匈奴军又被吕瑞玲、许禇、齐周等诸将率部抓获俘虏万余。 左贤王率部溃逃之时,又遭到张泰、典韦伏击,匈奴兵又被抓获万余兵马。 如此,匈奴兵及家眷便有四万七千余人落入雒阳朝廷之中,也应了李白那句话。 这些匈奴兵及其家眷,接下来,将被分散至长安一带,作为屯田民,从此融入长安百姓之中,也将融化在百姓之中。 彼此将通婚,将开启新的城乡生活。 他们将不再住帐篷,不再牧马放羊。 其子弟也将入读各地官学,接受教化。 ~~ 张泰将俘虏交与鲜于银,收了两万余匹马,交与典韦,组建新骑兵。 张济、张绣率残兵败将逃回潼关以东的弘农郡治所湖城。 湖城原名为胡县。 弘农郡原治所在函关谷,后迁于胡县,现又改为湖县。 其县城为湖城。 ~~ 但湖城墙头,已经飘扬着“徐”字大旗。 在张济、张绣出兵之部,湖城已被徐晃率部乔作商队进城并在典韦所部支持下所夺。 张济、张绣无奈,率残部逃往东涧,但他们刚进入东涧,又遭到李白的伏击。 张济叔侄无奈,只好逃往荆州,谋夺穰城作为栖身之所。 左贤王欲哭无泪,却不敢再率部进犯雒阳朝廷任何郡县,率残部回归草原。 张泰也率部声势浩大的向汉中进军,但行程甚缓,吓吓张鲁而已。 典韦率部牵着两万余匹战马,回长安训练骑兵。 吕瑞玲率部回司州,兼任河内太守。 许禇率部回雒阳。 阎柔率部回幽州。 齐周率部回并州。 鲜于银率部进驻弘农郡,任弘农郡兵马都督,迎接弘农郡新太守刘和。 荀彧另派新人出任许县县令。 ~~ 长安。 喜报传来,刘协心情郁郁,更感觉夺回皇位无望。 杨彪、赵温、张喜等人死气沉沉。 他们虽有心于帮刘协一把,但是,现在连弘农郡也被李白收复了。 李白声名越来越威,声名越来越盛。 杨彪感觉若再扶刘协一把,此事不好办啊! ~~ 贾诩、戏志才等喜气洋洋,前来向小皇帝刘正道贺,向丞相李白道贺。 李白让贾诩劝说钟繇来归顺。 他所说的归顺,是指归心。 归顺则在董承被射杀之时,钟繇已经归顺朝廷,默认刘协降为陈留王。 但钟繇未归心。 ~~ 钟繇,字:元常,颍川郡长社县人,书法家。 但其有军事谋略,能领军,能指挥作战。 之前,他举孝廉出身,历任尚书郎、黄门侍郎,甚得刘协信任。 此时,钟繇也是心情烦闷,不知何去何从。 ~~ 李白说如果能引钟繇归顺朝廷,便可分化刘协身边群臣。 贾诩赞道:“丞相谋事周全,真乃神人也!”遂去找钟繇聊天谈心。 他说服钟繇之后,引钟繇来拜李白。 李白扶起钟繇说:“李某得元常兄,如得萧何也!” 钟繇感动泪下,遂又下拜。 ~~ 李白又扶起钟繇,又聊起钟繇小时故事。 他说元常兄幼时相貌不凡,聪慧过人。 有一次,元常兄曾与叔父钟瑜一起去雒阳,途中遇到一个相面者。 相面者看到元常兄相貌,便对钟瑜说这孩子面相富贵。 但是,这小孩将有被水淹的厄运,请小心行走。 结果,叔侄俩走不到十里路,在过桥时,元常兄所骑马匹突然惊慌。 元常兄被掀翻到水里,差点被水淹死。 钟瑜看到算命先生的话应验,便越来越欣赏元常兄,供给钱财,使元常兄专心学习,终有所成。 元常兄尤其是书法造诣极高,亦颇有军事谋略,能统兵征战,独挡一面。 ~~ 钟繇见李白竟然了解其小时候之事,心里越发感动。 他又分开李白,下跪于李白面前,泣声言誓,誓死效忠。 李白随即任命钟繇为司隶校尉,然后扶起钟繇,扶钟繇落座。 他又举衣袖,为钟繇拭泪。 贾诩心里感慨万千:丞相收揽人心,可谓天下第一人也! 戏志才捋须含笑,不住点头,一切皆在他意料之中。 ~~ 李白遂吩咐摆宴,并吩咐羽林卫严加警戒,关上大门。 他与贾诩、戏志才、钟繇边吃边酌边聊。 李白又就陈留王东归之事,向钟繇问计。 他贵为相国、大将军,如此尊重钟繇,令钟繇数度感动泪下,哽咽难言。 ~~ 贾诩深知,李白此举,无非是让钟繇感动而已。 其实一切都在李白的掌控之中。 而且,李白有戏志才这位谋略大师辅助足够。 于是,贾诩与戏志才频频举杯喝酒,说说笑话。 ~~ 钟繇向李白献计。 他说护送陈留王及文武百官东归,须先稳定马腾和韩遂。 他说马腾与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,若丞相现在与之为战,朝廷将面临四方胁击。 为此,钟某愿致书与马腾、韩遂,说服他们不与李傕、郭汜合兵一处。 如此,李傕、郭汜兵寡,不足为虑。<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