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.黄雀在后 (第2/2页)
/br> ~~ 李白大喜,遂频频向钟繇敬酒。 宴罢,李白又让羽林卫数人,护送钟繇回府。 钟繇虽醉,却心清醒,也十分感动。 他回府后,致信马腾、韩遂等人,为他们陈述利弊祸福,劝说马腾、韩遂送人来朝廷作为人质。 结果,马腾和韩遂皆服,各送一子到朝廷为人质。 ~~ 李白闻讯大喜,亲自接见马腾和韩遂之子,并予加封,以揽人心,以揽天下人才。 但是,他知道马腾、韩遂之流及其子孙后代,缘于血统关系,性格多变,亦自强悍,不会久服朝廷。 于是,李白又暗令羽林卫对马腾、韩遂之子严加看管。 ~~ 接着,李白又加封钟繇为侍中,命钟繇陪伴及传授小皇帝刘正及妾甄洛予书法艺术。 这把钟繇乐得,整天笑得见牙不见眼。 ~~ 此时,张鲁听说张泰率部来伐,感觉用兵不好。 若刀兵相见,必让百姓处于水火之中。 他决定投降,毕竟连刘协都归降了雒阳朝廷。 但其弟张卫不同意,坚决要求与张泰打一仗。 ~~ 张卫说若不打就降,兄长在朝中必无地位。 若打一仗并能击败张泰,可加重兄长在朝中份量。 张鲁无奈,遂令张卫率部出战张泰。 张卫即刻率部十万,进驻阳平关候战张泰。 ~~ 李白则是与贾诩、钟繇、戏志才谋划护送刘协及文武百官东归之路。 不过,迟迟未见动静。 其中,当然自有妙计。 ~~ 戏志才又考核文武百官。 结果,文武百官学习还算努力,竟然全部能答出屯田制和“建安之治”的各项新举措及好处和意义来。
如此,文武百官皆能随李白东归雒阳。 他们之所以那么努力学习,皆因都想回归雒阳。 毕竟这边太穷了,又连年兵灾,填饱肚子都不容易,就别说大鱼大rou了。 ~~ 钟繇得李白重用,自然不敢仅仅教授刘正、甄洛书法那么简单,得建功立业。 他又写信给董昭,希望董昭能投靠李白。 ~~ 钟繇在信中说,朝廷一统,虽在长安短短月余,但是,屯田制和”建安之治“各项举措皆迸发新活力。 即便是被诸将俘虏过来的匈奴骑兵和家眷,也感觉当今朝廷新鲜。 尤其是朝廷之前屯钱屯粮无数。 司州、并州、新冀州、幽州等在朝廷治理下,人口达四千万人。 丞相常言有人就有一切。 事实证明,丞相确为圣人,预言极准。 长安、弘农一带,现已连成一片,朝野归心,再无灾民,也无灾区。 新吏制下,文武同心同德,同行同向。 未来天下,必是当今陛下一统。 ~~ 董昭,字:公仁,济荫定陶人,年轻时被举为孝廉,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。 他多有战功,但是袁绍听信谗言,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张杨。 但张扬又因李白打起了收复河内之战,仅剩下挂名河内太守的头衔。 后因张扬与黄巾余孽珪固一起,屯兵于射犬。 董昭默然神伤,默然离开。 他前来关中,寻找长安朝廷。 因为他惧雒阳朝廷不收他,因为他曾在袁绍帐下。 但是,李傕、郭汜之乱,又令董昭痛心,遂与其弟董访留在弘农郡务农,可即便务农也不太平。 因为弘农郡守张济更不得人心。 董昭、董访兄弟及家眷迷茫之极。 此时,钟繇来信,正中董昭下怀。 ~~ 董昭、董访前来投靠钟繇。 钟繇领着董昭、董访兄弟来拜见李白。 李白便任命董昭为汉中太守,任命董访为骑都尉, 董昭惊叫问:“丞相真能拿下汉中?” 李白含笑说:“公仁兄放心吧!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本相的黄雀很快就会拿下阳平关,拿下张鲁。 但是,本相不会杀张鲁,让张鲁回朝廷任职,张泰出任汉中兵马都督。” 董昭、董访兄弟将信将疑,但不敢再问。 李白遂命羽林卫数十人,护送董昭前往张泰军营,攻打阳平关。 他让董昭就任汉中太守之后,推行屯田制,推广建安之治各项举措。 董昭说那是自然,自古以来,唯丞相之治最好,董某定不负所托。 ~~ 曹cao派去的兵将,没有接到刘协。 这让曹cao颇为苦闷。 他听说李白在关中与张济、张鲁大战,感觉自己讨伐徐州正当时,遂亲率大军,攻伐徐州。 其帐下谋士建议曹cao,可联络李傕、郭汜,一起合兵劫持刘协。 但曹cao认为,如果自己派人联络李傕和郭汜,自己无疑等同于董卓,太下作,有损形象,不同意。 其帐下谋士又建议他此时与袁绍合兵,共同击退赵云,然后再瓜分冀州、青州。 不然,曹公将来就只剩下兖州、豫州和徐州了。 但曹cao仍不同意,他恨极了吕布,欲除吕布而后快。 他也不想与袁绍合作,毕竟与袁绍合作,须以袁绍为主。 现在的曹cao,兵势日盛,岂甘作他人帐下之将? ~~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