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漫三国行_72.驱狼逐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72.驱狼逐虎 (第2/2页)


    ~~

    袁绍与胡戎交系很好。

    他对高干说,给汝十万兵马,又有何用?

    汝能率部穿过赵子龙防区?

    高干无语,确实不能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于是,袁绍便给胡戎的一些首领写信,许诺将赠送多少钱粮,多少盐铁,希望这些首领能给高干资助兵马,或陪高干攻打河东郡。

    高干如获至宝,携带书信,单人独骑,从青州绕道而来,到并州以西募集胡戎,组织三万大军,进入了濩泽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卫固和范先闻讯,紧急集结队伍,想与高干会师,联手攻打屯兵于黄河边的许禇大军。

    但他们之前遣散的军官已经被杜畿收买,再也召集不起来。

    杜畿把握机会,率领亲信找了一座坚固的县城,先把自己和百姓保护起来。

    然后,杜畿张贴告示,宣布卫固和范先为叛军,并让各县的军队和百姓支持自己保卫家乡。

    同时,杜畿派人知会许禇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杜畿宣布卫固、范先为叛军。

    那么,卫固和范先就是真叛贼了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因为杜畿的河东郡太守是合法的。

    因为杜畿是朝廷派来的郡太守。

    就算是他一个人到河东郡上任太守之职,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比卫固、范先要强很多。

    况且,杜畿早就名声在外。

    他先前当县令时,可是百姓心中的好官清官!

    ~~

    卫固和范先感觉上当了,甚是愤怒。

    他们发誓要生擒杜畿,要活剥了杜畿,要生煎了杜畿,要烹煮杜畿。

    于是,他们带兵攻打杜畿。

    杜畿率部在一个小县城里,固守待援,丁点不急。

    敌军每每靠近城下,杜畿就下令放箭,或抛石头,砸酒坛,扔滚木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而这时,许禇挥军而来。

    高干也率部前来策应卫固和范先。

    但许禇仅率千余骑兵,正面对着高干及其大军。

    凭名声,凭骁勇,高干虽率大军,却不敢对许禇冲击。

    叛军三万,又有何用?

    只能干瞪眼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万余羽林军骑兵则是在高干的背后,发起袭击。

    万马奔腾,咆哮而来,如壶口瀑布一般,似要吞噬高干的兵马。

    羽林军骑兵瞬间就冲乱了高干的步骑兵。

    齐周从并州而来,率部围剿卫固和范先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雒阳朝廷,有一个非常好的优点,就是李白发出诏令,各路兵马能即时协同作战,绝不会推诿,也不会揽功。

    李白用人,非常精准,而且不少是降将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许禇策马横刀冲锋,如入无人之境,杀得高干的兵马哭爹叫娘。

    高干所部,跑得快的,四散而逃。跑得慢的,都成了无头之鬼。

    在杜畿、齐周联军内外夹攻之下,卫固和范先很快兵败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高干逃跑。

    他逃得比刘备都快。

    卫固毕竟非将军出身。

    他逃跑之时,如无头苍蝇,四处乱窜,结果被羽林卫用绊马绳绊倒在地上,被装进一只狗笼里。

    一些调皮的羽林卫将他连同这只狗笼,扔到滚滚黄河里。

    前来围观的百姓,无不拍手叫好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范先策马逃窜,却恰恰遇上许禇。

    许禇也没打他,而是立马横刀。

    范先惶恐逃窜,策马如飞,冲撞过来。

    他的脖子刚好撞在许禇的大刀上。

    咔嚓!

    范先的人头飞出数丈,兀身溅血,砰然而倒。

    他的战马仍然驰骋而过。

    河东郡彻底的平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随后,杜畿在河东郡太守任上注重教化,劝课农桑,实施屯田,推广“建安之治”,社会风气大为好转,其政绩“常为天下最!”

    ~~

    李白调段煨到河东郡任兵马都督。

    调张泰心腹张明出任巴西郡兵马都督,并将河东郡纳入司州辖区。

    司州又多了一个大郡。

    司州刺史贾诩大喜,激动落泪。

    他这个一方大员,干的越来越有劲。

    现在,他都不想回朝廷任职了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恰在此时,牵招在钟繇、张泰、魏延的协助下,夺回雁门。

    牵招就任雁门太守兼兵马都督之职。

    李白诏命齐周为并州兵马都督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雁门被雒阳朝廷夺回,让马腾和韩遂都沉思起来。

    马腾、韩遂感觉相互残杀,只会益了雒阳朝廷。

    于是,他们又和好起来,联手攻击此时也没多大辖区的新雍州。

    这次,马腾、韩遂起兵二十万,直接攻打新雍州治所姑臧。

    他们劫掠姑臧附近的县乡亭。

    张泰怒率骑兵,出战马超。

    两人撕杀,难分难解。

    ~~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