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零九章 赵宗全登基 (第1/3页)
第212章赵宗全登基 赵宗全摇了摇头,说道:“儿臣不知。” 曹皇后目光微垂,神色复杂道:“官家也曾想秉承祖宗遗志收复燕云十六州,亲政后便想着各种办法增强国力,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做准备。可是当年西夏自立,官家不得不出兵讨伐,和西夏交战数年,输多胜少,而北辽却趁机出兵,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同时应对西夏和北辽,官家只能屈辱的向北辽增加岁币,才使得北辽退兵。” “那次的事情也让官家明白过来,若是没有一举灭掉西夏和北辽的实力,发动战争只会不断的被消耗,面对北辽和西夏愈发艰难。于是官家对外采取守势,对内则想通过变法来解决内部积弊。” “虽说官家变法失败了,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努力,国库尚算充盈,天下安稳。” “我知道你即将登基,急于树立威望。然而你一直待在禹州那个小地方,对时局不是很清楚。你登基后,应该做的是萧规曹随,一切照旧便可,不可毁了官家这么多年的心血。” 赵宗全闻言面上不动声色,心里却已经十分不悦了。 他原本猜测曹皇后找他,是要问他为何不用袁文绍。 却没想曹皇后竟然是想让他和西夏议和。 此时西夏来势汹汹,岂能那么容易议和。 要想让西夏议和,无疑会花费很大的代价。 一旦天下士子百姓反应激烈,弄不好他还没登基呢,曹皇后就要废掉他来平息民怨了。 赵宗全沉吟了一会说道:“母后说的是,但是儿臣觉得即便要议和,也得打一打让西夏知道我大周的态度。如果此时议和,西夏必然会狮子大开口。” 他这么说,并不是想要议和,只是为了拖住曹皇后。 若是能快速把西夏击退,自然就不需要和谈了。 曹皇后闻言心里有些不悦,不过她也知道给赵宗全留面子,并没有发火,而是问道:“如果北辽趁机出兵该如何是好?当初北辽就曾经这么做过,官家不得不增加岁币才让北辽退兵。若是这次北辽再出兵,难不成还增加岁币不成?” 岁币其实是上一任皇帝,也就是官家的父亲和北辽签订的。 不过当时为了名声上好听,是以赠送的名义。 后来北辽趁大周和西夏交战,逼迫大周增加岁币不说,还把赠送改为了纳。 虽说之前说的赠送,明眼人都知道是纳贡,但好歹有块遮羞布不是。 结果这块遮羞布被北辽狠狠的扯了下来。 当时的局势,官家也只能接受。 曹皇后担心,若是再来一次,北辽的要求会更加过分。 “母后放心,英国公已经前往北方坐镇了,有英国公在即便北辽出兵,也能抵挡一段时间。那时若不能打退西夏,儿臣便派人和西夏议和。”赵宗全说道。 曹皇后深深的看了赵宗全一眼,说道:“是太祖一脉,和官家血脉疏远,你继承皇位,宗室那些太宗一脉的必然不服你。若是因为你的决断,动摇国本,后果你可得想清楚了。” “儿臣已经想清楚了。”赵宗全压制住心中的怒火,躬身道。 曹皇后的话里的潜意思是,宗室有很多宗室子弟,比他更有资格做皇帝。 因为官家立他为储君,他才能当上皇帝,但是他这皇帝若是当的不合格,曹皇后完全有能力废掉他。 赵宗全自然能够听出曹皇后话里的意思,而且他也知道曹皇后有这个能力。 毕竟他刚到汴京不久,真心忠于他的人并不多。 他是官家立的,曹皇后无缘无故确实不好废掉他,但是曹皇后手握玉玺,若是让曹皇后抓到把柄,废掉他确实不难。 这一点正是赵宗全愤怒的地方,任谁当了皇帝,都不会愿意头上有个太上皇存在。 “既然你想明白了,那我也不多说了,你去给官家守灵吧。”曹皇后说道。 “是,儿臣告退。”赵宗全躬身道。 “朱内官,替我送送太子。”曹皇后说道。 “殿下请!”朱内官躬身道。 朱内官将赵宗全送到殿外,回到了寝殿,佝偻着身子站在床边。 “唉,这个太子啊,在小地方待久了,考虑事情不够周全。”曹皇后叹气道。 “所以才要皇后娘娘帮忙盯着点。”朱内官说道。 “呵…那也得他愿意听才是。”曹皇后说道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