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九章 赵宗全登基 (第2/3页)
朱内官没有接这个话茬,曹皇后摇了摇头,说道:“就是有些委屈袁文绍了,他得到官家的血诏,不顾危险强闯出城前去送诏,平叛的时候身先士卒,更是在逆王手下救下了官家。现在我却利用他,导致他被新君猜忌。” 在曹皇后眼里,袁文绍是忠于官家的。 之所以冒死闯出城送血诏,都是出于对官家的忠心。 其实不止曹皇后这么想,赵宗全也是这么认为的。 他觉得袁文绍给他送血诏,劝他接受诏书,带兵平叛,都是因为血诏的存在,并不是忠心于他。 这也是他不是很信任袁文绍的原因。 而曹皇后在他没有继位前,封赏袁文绍,更加让他不信任袁文绍了。 这也是这次他不用袁文绍的原因。 “娘娘封他侯爵,忠勇侯高兴还来不及呢,哪里会委屈。”朱内官笑道。 曹皇后摇了摇头,说道:“那不一样,权利终归要交还给新君的,而且我年纪大了,又能护他多久。” 曹皇后和官家夫妻这么多年,从未干政,本身就不是一个贪恋权势的人。 她并没有想过要一直掌控着玉玺,只不过对赵宗全有些不放心,担心他不能当好这个皇帝。 …… 袁文绍不知道宫里发生的事,从宫里离开后,就回到了家。 华兰见袁文绍回来,有些紧张道:“官人,是不是要打仗了?” 袁文绍看华兰的神色,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,笑道:“是要打仗了,不过和我没关系。” “是因为封侯的事么?”华兰问道。 她本以为袁文绍要随军出征,因此有些担心。 然而袁文绍不去,她反而更担心了。 袁文绍摇了摇头,说道:“和那个没关系,殿下登基后必然要重用沈从兴,这次让他作为主将带兵,我若去了到时候谁主谁副?” 他这就是瞎扯的,毕竟带兵前去支援到了西北还是要归定国公调遣。 不过华兰也懂这些,听到袁文绍这么一说,也放下心来。 …… 古代守孝三年其实并不是三十六个月,实际上是二十五个月,不过因为有闰月,一般都是二十七个月。 天子驾崩,以天易月,因此天子驾崩后的二十七天是国丧。 不过正常皇帝死了,葬礼持续一两年都很正常,毕竟下葬也要选择黄道吉日,而且还要给皇子官员预留回来祭拜的时间。 官家一生节俭,临死前交代了丧事从简,因为他没有子女,也不需等子女回来祭拜,国丧期满便直接入葬。 国丧期满,赵宗全亲自扶棺,百官跟随,一路护送官家棺椁前往宋陵。 经过百官的商议,为官家拟订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,庙号仁宗。 仁宗皇帝入葬的第二天,边上司天监挑选的登基吉日。 这一日吉不吉不知道,但是许多人心里都觉得赵宗全太过心急了。 之前仁宗皇帝没死前,赵宗全衣不解带的床前侍奉,死后每天守灵,为他赢得了很好的名声,也因为他匆忙登基,受到了不少影响。 不过也不怪赵宗全心急,毕竟他之前虽然名义上是太子,代行天子之权。 但实际上他那个太子没有得到册封,代行天子之权,也有名无实。 只有举行了登基大典,他才是天下之主,才是天下万民的官家。 因为登基大典准备匆忙,加上仁宗皇帝国丧之期刚刚过去,登基大典并不是非常隆重。 这一日,赵宗全在文武百官和勋贵的注视下,登上祭坛祭祀天地,然后和沈从英一起祭拜了宗庙。 完成这些礼仪后,进入大殿接受百官的参拜。 “跪!” 百官在礼部司礼官员悠扬的喊声中,跪了下来。 “拜!” “臣等拜见陛下!” “起!” “再跪!” “拜!” “臣等拜见陛下!” …… 连续三次,最后一次下拜齐呼后,赵宗全有些激动的挥手道:“众卿平身!” 大周不兴跪拜之礼,只有官家登基之时,才需要跪拜。